第三百八十章 词成!天下传!(1 / 2)

大魏君子 小白白的 1854 字 1个月前

不得不说,这鲛人族的天骄,确实有本事。

        刚刚那抒发哀思的一首词,让听者都有种哀伤忧愁的感觉。

        而且林柯能感觉出来,这鲛族女子并非有意蓄诗今日念出,而是即兴发挥。

        这是最难得的。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林柯很尊重这些真正有才华的女子。

        鲛族女子幽幽一叹:“奴家贱名苏琉璃……”

        林柯点点头,而后开始思索自己要念的词。

        前世,婉约派、豪放派等词多不胜数,经典之作不在少数,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奴家念完此词,敢问林公子,还相信爱情吗?”苏琉璃眼中满是愁思地看向林柯。

        林柯依旧坚定道:“我依旧相信爱情。”

        他知道的那些或灿烂、或伟大、或白头偕老、或平平淡淡、或激昂铿锵的爱情都不在少数。

        即使苏琉璃的词再好,也无法抹消林柯对爱情的认知。

        “那为何奴家无法遇到这样一个如意郎君……”苏琉璃再度哀叹。

        林柯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刚刚苏琉璃的词,前半部分在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后半部分却又表达现实世界的无奈。

        没有好的爱情,有的只是联姻,有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只是凑合过。

        甚至于,她想要一个看入眼的郎君都找不到。

        “我的想法有些不同。”

        林柯摇摇头:“人无完人,你想要的如意郎君,或许一直都在背后默默看着你、支持着伱。”

        说着,不待苏琉璃回答,林柯便轻声开口念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乃是辛弃疾之作。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

        寄托着辛弃疾在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同时,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

        可以说得上是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前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当然了,这些都是深层含义。

        但是最基本的也有其他含义,毕竟这首词意象之高妙,就在其含义的多重性。

        有人看到了亲情,有人看到了仕途,有人看到了友情,也理所当然有人看到了爱情。

        比如有的人就说,你苦苦寻求的爱情,其实就在身边一直陪着你的人。

        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不是一定要刻骨铭心。

        那个一直默默陪伴你的人,或许不如你想象中那样白月光,但是那也是爱情。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琉璃仿佛被电击中,一时之间失了神,下半身鱼尾上的细鳞片片炸起,如同人汗毛耸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