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艰苦掘进(2 / 2)

代晋 大苹果 1776 字 10个月前

办法便是在城墙根下打下孔洞,以竹筒插入地下进行窥听。或者埋下水缸,蒙上生牛皮再贴在牛皮上听动静。地下若有敌人进行大规模的掘进的话,声音会被他们发现。

然而,这些手段对付大规模的掘进确实有效,特别是那种地下有石头的地形是很有用的。但这一次,谢玄带人采用的是挖掘单人坑洞,而且在全是泥土的地面下挖掘,这便让地听哨难以察觉了。

况且,兵马的攻城的喧嚣,霹雳投石车投射的石块砸落地面的震动和嘈杂的声响很好的掩护了他们的行动。

这三天时间里,谢玄指挥着三千名工兵从城东三百多步外的一片树林里开始挖掘,利用树林遮挡对方的视线,在大军攻城的嘈杂之中化身为地老鼠,往前掘进。

他们先是挖下三尺深的坑洞,然后横向朝着寿阳城东城东北角的位置开始掘进。挖出的地道只有半人高,三尺宽。只能容三个人弯着身子在里边前进。

因为谢玄需要的本就不是大规模攻入的地道,他只需要能够进入城中的一条通道而已。这么做能够节省时间,并且减少被对方发现的几率。若不是需要人员在里边能够交错爬行,并且可以保证将泥土运出来的腾挪空间的话,谢玄甚至都希望只挖出一条供一个人进出的地道来。

三名挖掘的士兵挖掘,采用一炷香轮换一轮的方式,保证掘进的体力,从而保证速度。所有挖掘的泥土被装入竹篓之中,通过铺设于地面的木条轨道被洞外的士兵拉出来,倾倒在树林里。

每掘进十尺,便用木头做好支撑,以免坍塌。所有这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起初的进展是极为顺利的,在挖掘的第二天上午,地道便挖掘到了距离城墙八十步的位置。这时候,地道开始往下倾斜,一直往下挖深到距离地面两丈的位置,再继续平行挖掘。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便越是艰难。因为空间狭小,地道里边若是人多了会喘不过气来。有时候会因为缺氧而感到窒息。因为空气不畅,灯在地道深处点燃的话会让人更加的窒息,所以挖掘的兵士不得不摸着黑挖掘。进度可想而知。

轮换的频率增加了,但大量的时间都在轮换中被浪费了。爬到前面的兵士挖掘不到盏茶时间便要退出,根本无法快速推进。

好在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一名挖过地道的兵士前来献计,他告诉张玄,以竹筒连接气孔通入洞内,在外边用风箱鼓气进入,便可解决内部气闷的问题。

谢玄大喜,按照他说的照做,用贯穿之后的竹筒连接起来,通向洞内深处,外边用冶铁用的拉扯风箱不断的鼓气进入洞内,新鲜空气不断的进入之后,地道内空气流通了起来,内部掘进和搬运泥土的兵士们终于可以照常工作了。一盏提供微光的风灯也可以在内部点燃了。

就这样,三天三夜的时间,经过艰苦的挖掘,没有遭遇透水塌方等险情,地道挖掘到了城墙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寿阳城的地基确实牢固,可能是因为建造在冲积地面的原因,地基深达两丈多。地道通过护城河底抵达城墙地基处后,确实耗费了不少时间去挖穿地基。

以青石和夯土打下的地基甚难挖穿,不得已之下,动了重锤夯击铁钻,进行破拆。而为了配合挖穿城墙底部的行动,桓温下令发动了一次强攻,出动了十多辆攻城冲车,以冲车夯击城墙城门发出的巨大震动和轰鸣声掩护了地道中的强力掘进的行动。

为此,甚至损失了数百兵士的性命和七架冲城车。

寿阳城中的兵马在干扰之中未能察觉一条地道已经悄然从城外通向了寿阳城东北角方向,在一片荒僻的树林的地面上通入了城中。

虽然他们确实觉得有些怪异。大晋兵马似乎跟个傻瓜一样的攻城,完全没有表现出该有的攻击力度,又不知疲倦的日夜进攻。

他们甚至用冲车撞击已经被完全封堵住城门洞的城门,让他们的兵士暴露在城头的箭雨之下,死伤惨重。他们应该知道城门已经完全封堵了的,即便撞开了也是进不来的,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这令人多少觉得有些疑惑。

但这些疑惑没有让袁真等人往更深处去想。袁真甚至在城头对手下将士们说:“桓温老贼已经昏了头了,不久之后,他的兵马便会崩溃,到时候,大军出城进攻,活捉桓温老贼,将他活活吊死在城门旗杆上示众。”

由此可见,袁真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