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故技重施(2 / 2)

代晋 大苹果 1768 字 7个月前

谢玄沉声喝道:“将尸体抬走,按照流程处置。所有人撤离此处,于朱雀航桥头设卡盘查。”

士兵们赶忙行动,将尸体抬上浮桥,装车运走。浮桥上很快空无一人。

大船绕着浮台转了一圈,李徽站在船头往下仔细查看。那浮台是木头打造而成,为了稳固,下方以原木捆扎成巨大木排模样,一共数层,中间交叉相连。整体便是一个最简单的大型木排。

看着这结构,李徽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数层原木木排之间交错,留有尺许左右的空隙,以便保证最上层浮台可以离开水面。这显然是最佳的藏人之处。

浮台台面以木板密封,故而站在浮台上是看不到藏在下边的人的。除非是拆除浮台,才会看的一清二楚。

李徽很想下去查看一番,找机会将周澈和被救的人弄到大船上。但一来现在周围全是船只,岸上全是兵马和百姓,根本没有视觉死角。若是两个湿淋淋的人从水里爬上大船,立刻便会暴露。

再者,这船上的兵士也并未是自己人,就算上了船,也会难逃船上人的眼睛。这可是劫刑场的重罪之人,谢玄也不敢公然包庇,更包庇不住。

谢玄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眉头紧皱,低声问计于李徽。

李徽思量片刻,低声在谢玄耳边耳语几句。谢玄露出喜色,微微点头。

“谢将军,我怀疑有人藏身于这浮台之下。”李徽突然扬声说话,声音很大,几乎是在喊叫一般。船上的兵士们也都听到了,目光落在浮台之上。

谢玄大声笑道:“这……恐怕不太可能吧。藏在下边,岂非要淹死么?”

李徽大声道:“虽然如此,但我觉得应该检查一下,用绳索将浮台拖开瞧一瞧,总放心些。”

谢玄大声道:“说的也是。那便拖开浮台瞧瞧。来人,准备绳索勾爪,绑住浮台,准备拖走浮台。”

众兵士闻言忙开始准备。

李徽看着下方浮台,心中祈祷周澈能听懂他的意思。他之所以大声的说话,便是要证周澈听见自己的话。证他们做好准备。若是周澈两人当真藏在浮台下方的时候,要屏息凝神,抱稳抓牢,以免被发现。

而拖动浮台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暴露周澈他们,恰恰是利用浮台的遮掩,将藏匿于其下的两人转移走。免得暴露在这众目睽睽的开阔水域之中。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证周澈脱险。

浮台下方安静无声,没有任何动静和水声。李徽甚至怀疑周澈他们到底在不在下边。但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而且以李徽相信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周澈定会躲在下方。

兵士们抛出绳索和抓钩,套住浮台两侧露出来的原木首部,抓钩勾住着力之处。大船缓缓开动,巨大的浮台被拖拽着缓缓移动。

周围小船上和岸上的人也看到了这一切,目光盯着这边瞧。整个浮台移动了十余丈远,已经完全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船上的士兵们握着弓箭早已张弓以待,但河面上空无一人,只有浮台移动带起的水流和泡沫。河面上飘着一些从浮台上脱落的杂物而已。

“可发现有贼人踪迹?”谢玄大声喝问道。

“禀报左将军,并没有发现。”兵士们大声回禀道。

谢玄道:“乱射几箭,也许潜入水底了。”

众人嗖嗖嗖朝着浮台之前的位置胡乱放了一轮箭,水泡翻涌,箭支入水之后很快浮了起来。往水中射箭其实根本没什么用,浪费箭支走个过场罢了。

“谢兄,干脆将这浮台拖到岸边放着便是,反正也是要拆解的。”李徽大声道。

谢玄点头大声道:“也好!开船,将浮台拖到南岸暂且停放。”

大船拖着浮台前往南岸边,谢玄看似无意的一指,大船便停在了一片芦苇和细柳丛生的堤岸之下。兵士上岸,用绳索将浮台系泊在岸边的大树上。谢玄一声令下,大船回到秦淮河心,继续巡航搜捕起来。

半个时辰后,赵大春驾着一辆骡车抵达浮台停泊的河堤位置。不久后骡车又迅速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