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表白(2 / 2)

器灵白了她一眼:“多稀罕哪!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况且我也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说实话,我建议你给他功法,让他跟你一块儿修炼。”

蒋禹清翻了个身,面朝上躺在床上道:“再说吧!

诚然如你所说,他是个极好的结婚对象,可这也太突然了些!总得有个过程吧!

反正我现在年龄不大,如果他真能等我几年,也确定他是个可以相伴终生对象,到时候再给他功法引入门也不迟。

若是这中途他变了卦,看上了别的小姐姐,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白小十想了想道:“你说的有道理!”她是个洒脱的人,想通了后,也就随他去了。

两人虽同在京城,但各自都有事情要忙,所以能见面的时间也并不多。

相处的时候,好像同从前也没多大区别,这让蒋禹清感到十分舒服。

出了正月,便是二月,冰消雪化。惊蛰过后,春风送暖,春回大地。

去年种下的苜蓿草,蒋禹清催生了几回,赶在下雪前收割了一部分做为猪饰料,其余的全部让雪给埋了。

开了春,勤快的老兵们把冻烂的苜蓿犁进地里,这就成了极好的有机肥料。

整好地后,老兵们又种了一茬,蒋禹清将灵泉水当作“药水”让他们稀释后用来烧地,长的又快又好。

不仅种苜蓿,他们也种了别的,诸如苦马菜,牛耳菜等。这些菜,不仅长的快,人和牲畜都可以吃

等这些作物基本长起来后,老兵们又催促蒋禹清赶紧把其他的诸如牛、羊、鸡等送来。

不仅如此,他们居然还在山溪里围了“竹谅子”(一种用细青竹或是细木棍编织成的密实的拦鱼设施)放养了鱼苗。

牲牙行那边,从去年就开始托他们找大批货源,到今年总算凑齐了蒋禹清要的数量,送来了一万只鸡苗,五百多头羊,和七十多头牛。

牛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轻易不能杀。她养这些,一可以来犁地,二来也是准备繁殖更多的小牛。

这么多动物,还有菜地,着实需要不少人手来照顾。

还好去年种下的果树均已成活,且都已尼发了芽,打了花苞,长势良好。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开放了,无须多分出人手去照顾。

因此,除了最初的手忙脚乱后,老兵们很快就胜任了下来,并且做的极好。

蒋禹清算着时间,画了图纸着人赶紧订制了一批烧烤架,竹签和木炭,送过泰安农庄。

又配了专门的烧烤料,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教会几个机灵的老兵烤肉串。

她出理论,老兵们负责实践的那种。

又选了一些健壮的大公羊,训练后拿来拉小羊车。小羊车可以租,也可以请人代为驾车。

三月初,随着蒋禹清一场灵雨浇下去,五百亩桃花一夜之间盛放,夭夭灼灼。

紧接着七百亩梨花也盛开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海,美不胜收。有诗云“梨花飞雪满春山,错认寒梅露玉颜。”

蒋禹清广发请贴,邀请京中相熟的人家,和其他府邸的名门贵女们来此赏花游玩。

同时,蒋禹川也给昔日国子监的同窗们发了请贴,邀请他们来此赏花踏春。

京中最有排面的一对兄妹发的帖子,谁敢不给面子,甚至众人均以接到请帖为荣。

开园那日,接到请帖的人家都尽数来了。

尚离得庄子老远,便闻到一阵馥郁的花香,刚转过一道小弯眼现便现出一片粉的红的白的花海人。众人顿时惊呼出声“哇,好美!”

在农庄门口的空地上停了马车,徒步入园,看到门口挂着御笔亲题的“泰安农庄”的牌匾不由肃然起敬。

门口处有人收入园费,二十文/每人。

这价位虽然不贵,可仍有人腹诽,一个园子还要收入门费。

但一看到收费的人双腿尽断,顿时肃然起敬,再生不出半点其他的心思来,恭恭敬敬的付了钱。

入得园中,有青石铺就的小径,一直通往花海深处。

俏丽活泌的姑娘们,手执团扇行走在粉红色的花海中间,或驻足观望,或凑上去闭目细嗅花香,当真是人面桃花相印红。

许多有才的贵女仕子们,当场诗兴大发。

便就着小径边随处可见的笔墨纸砚,题笔作画或是写诗作赋。

若是走累了,还可去管事处,租一架精致的双架小羊车。赶着羊车在花海中穿行,也是别有一番意趣。

玩了一会,稍感疲惫之时,又闻到一股异香,这香诱得人直咽口水。

寻香而去,便看到有人在此摆了小食摊,那炭火上的烤肉串正滋滋冒油。

一问,上好的现杀羊肉串八文,五花肉六文,素菜之类的价格更便宜。

就要了两串来尝鲜,这一尝就停不下来了。

肉串烤得焦香四溢,外焦里嫩,一口咬下去,整个人都满足了。正如蒋禹清所料,没有人能拒绝烧烤的魅力。

但凡来这里玩的,都是不差钱的主,一传十十传百,几个烤肉摊都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烧烤师傅根本烤不过来。

就连厨房大师傅们蒸的野菜肉大包子也卖的一干二净。

这东西主子们或许看不上,仆从们还是要吃饭的。

仅开园当天,就卖掉了两头猪,杀了五头羊,到了晚上算账,老兵们看着满箱子的铜钱和碎银子个个乐开了花。

大赞还是小郡主会做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