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喂鲨鱼(2 / 2)

师徒俩多年培养出来的默契,此时不用说任何言语就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蒋禹清让下人同蒋禹江交待一声,就急匆匆的跑出了县衙大门。

就着黑夜的掩护,随便找了个犄角旮旯贴上隐身符就飞上了天。

到达水师大营时不过一刻钟,正碰上整装完待发大营将士们。

上前一问,方知此次倭寇是在牙山县一个名叫“泥罗湾”的偏僻小渔村登的陆。

斥候来报,倭寇来了七艘宝船,每艘宝船都有千人,也就是将此次来的倭寇至少有七八千人。

他们上岸后,一路往牙山县城劫掠而来,速度很快。

封战当机立断,将三万兵马分成两部,一部骑马往岸上阻击倭寇,一部分驾宝船准备去海上拦截倭寇的宝船,防止他们从海上逃跑。

邱神医不善水性,为了安全,蒋禹清让他带人跟着岸上的这一队人马。自己则带了另一队军医,上了宝船。

泥罗湾是个浅水湾,倭寇的七艘宝船全部停在离岸很远的地方。在此放下小艇上岸劫掠。

斥候传来的消息,上岸的倭寇约有六千人,还有一千多人停留在海上负责接应。从前将士们苦于没有宝船,拦他们不住。

如今有了这四艘借来的宝船,再加上几艘中型船只,封战的底气足足的,大骂道:“小倭贼们,老子这回儿不剁掉你们一条胳膊腿,我就跟你姓!王八蛋,日贼娘的!”

留守宝船的倭寇们做梦都没想到,牙山水师竟然突然多出来这么多艘大船,不由大惊失色。

他们之所以选择牙山登陆,就是因为这里的水师没有大船,只要他们下了海,这些大夏人便只有干瞪眼的份。

可是特么的,这么些大船都是哪来的?

当下就想跑,可他们的人绝大多数都上了岸,这会要是跑了,岸上的人怎么办。

只能一面想办法抵抗,一面放下小船,想去通知岸上的人赶紧回援,却不想,刚一下水,就被重型连弩射了个对穿。

封战可不给倭寇们逃走的机会,这么些年最被他们逼得,早存了一肚子的怒火,这回儿说什么也要把场子找回来。

因此,双方刚一靠近,大夏这边的宝船上便万箭齐发,连重型连弩都用上了。刚一照面,倭寇就死了一大片。

之后封战下令甩舷勾,将倭寇的船拉过来,强行登船。

倭寇们为了多抢东西,每艘船留下来守船的不足二百人,刚刚又被箭雨射死了一半,如何抵得过大夏这么多人。

因为没多过久,其中的四艘就被大夏的将士们成功登船。船上的倭寇们也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尸体直接扔进大海里喂鲨鱼。

其他三艘大船在大夏几艘中小型船只的强攻之下,也岌岌可危。

眼见不敌,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即解开了船锚想要逃跑。

到了嘴边的肉,封战能让它逃了么?当然不能!当即下令船队包括刚刚缴获的四艘宝船追了上去。

不过短短半个多时辰,就将其余三艘一并收入囊中,全歼船上的守敌。

众将们来不及欢呼,便又放下小船划到岸边,将倭寇们停在岸边的小船尽数收拢,拉到隐蔽的地方藏好。

之后在岸边设下埋伏,准备以逸待劳,务必将这伙倭寇全数送进海里喂鱼。

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斥候气喘嘘嘘的跑回来说,岸上的残寇已经被刘将军赶得往海边来了。

封战一听,立即下令,准备战斗。

半个时辰后,等剩下的三千残寇赶到海边,自以为能逃出生天时。

迎面就是一阵密集的箭雨,只一轮就倒下了三分之一。

倭寇们大惊失色,这才发现原本停着小船的地方,是一艘也没有了,海面上也空空如也,七艘宝船竟是半点不见踪影。

这才明白这是被人给包了饺子了。

倭寇们的水上功夫或许很好,上了岸对付几个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还行。

但对上训练有素的大营将士们,其本只有被按着摩擦的份。

大夏两路人马合围,仅仅半个多时辰就解决了战斗,倭寇们流出的血,染红了半个海湾。

至此,大夏全歼来犯之敌!

将士们爆发出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海湾。

泥罗湾的村民们听到欢乎声,纷纷从藏身处跑出来,知道这伙倭寇被全歼后,又哭又笑。

哭,是因为他们的房子被烧了,东西被抢了。笑是因为仇人都死了!

蒋禹清正在隐蔽处的帐蓬里给受伤的将士做着手术,听到这惊天动地欢呼声,也不由会心一笑。

封战更狠,让人将倭寇的尸体全部剁了脑袋,在泥滩上堆起了“京观”。

随后又调来一艘大船,将剩下的倭寇尸身全部装起来,拉到外面,扔进了深海之中。

他们不配葬在大夏的土地上,那是对这片土地的侮辱。

这些尸体一入海,血腥味立即引来了大批的鲨鱼,血醒的场面简直不能用言语来描述。

结束救治后,蒋禹清也去看了京观。全程表情淡漠,没有丝毫怜悯。

相比他们对大夏百姓们做的,这样的死法着实太便宜他们了。

这个卑劣无耻的矮脚民族,无论是今生,还是在她的前世,都不配得得中原人民的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