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明阳公主(2 / 2)

这些底层的士兵,他们很可爱,也比他想象中的更不容易。

吃完饭,大家渐渐散去。回到帐子里,景衍坐在案前,手拿着一本兵书,却是半个字也看不进去。

蒋禹清从外头进来,就看到他面色凝重,问“还在为明阳公主的事情伤神?”

景衍拉过她的手,让她同自己一坐下。

“我在想,我以后能否做好一个英明的帝王,带领大夏的子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蒋禹清微一思衬,便知他是方才听了士兵们的话,内心有所触动。

遂肯定道:“相信你自己,你可以的。

你父亲是个及英明的帝王,你是他亲手教养大的儿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也一定会比他更优秀。至少你还有我不是吗?”

景衍将她搂进怀里,在她额上郑重的印上一吻:“所以,清清,一定不要离开我。

我想同你一起,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顶峰,看这世间最美丽的风景。由你和我,带着他们共同创造的美丽风景。”

“好。”

一夜无话。

次日,景衍和元允忙着开会议事,并作出关前的最后的准备。

蒋禹清无事,就寻了个士兵,让他将自己带到医帐那边。

这里好些老资历的军医,都是从西北的和安医院出来的。

有的甚至还是她亲手带过的,自然认得蒋禹清。

乍见她出现在这里,军医们简直欣喜若狂。

纷纷以弟子之礼上前来拜见:“学生拜见老师!”

蒋禹清乐呵呵的托起他们:“不必多礼,都起来说话!”

因着封妃的圣旨已经昭告天下,大家都已知晓她被封为太子妃之事,纷纷给她道喜。

蒋禹清笑着接受了大家的祝福,从随身的包包里掏出一大包去了外包装,包了糯米纸的水果糖来。给医帐的医护们每人分了一些。

还有两个在训练中受了皮外伤,来此包扎的士兵也跟着沾了光,分了几颗。

也没舍得多吃,就含了一颗在嘴里,其余的小心翼翼的藏在了怀里,说要拿回去作传家宝。

军医们笑坏了说:“你快别藏了,信不信你前脚走出这医帐的大门,后脚就让人抢了。”

两个士兵一听,操!那帮牲口还真能干出这事儿来,藏什么藏,还是吃进肚子里保险。

蒋禹清在医帐里待了一上午,同军医们相互交流了一些学术上问题,若遇到军医不懂的,她也不吝赐教。

中午时分,景衍忙完回来找他的未婚妻,发现她并不在。问了守帐的士兵,才知道她又去了医帐。

景衍摇了摇头,抬脚往医帐抓人去了。他家的小丫头似乎一刻也闲不住。

景衍到的时候,蒋禹清正在指导两个医徒如何缝经腱。

见她讲解的认真,也并未打扰,只静静的站在不远处等待着。

有其他军医发现了他,正要上前见礼,让他抬手制止了。

都说认真的女人最美丽,景衍一直觉得,他的宝贝未婚妻在教学时候的样子,是最美的,不接受反驳。

蒋禹清早就发现他来了,但还是继续讲下去。直到确定两位医徒都听懂了,这才放下手里的东西。

她问“你怎么来了?”

景衍摸了摸她的头:“中午了,该吃饭了。”

“好!”

临走时,她告诉军医们,若遇到什么难处,不论是医术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可以给她写信。她能帮就帮。

军医们高兴的答应了。

等俩人相携离开,医帐里立即炸开了锅。有人道:“原来这就是太子殿下,果然英俊非凡,英明神武,配咱们老师刚刚好!”

乙说:“太子殿下待老师真好。他是真心喜欢咱们老师的。”

丙问:“你怎么知道太子殿下是真心喜欢老师,不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

乙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说:“当然是用眼睛看啊。

太子殿下看老师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你个单身汉懂个屁,跟你说了也是白说。”

丙:“.......”老拿这个说事,还能不能好了。

次日一早,定阳关关门大开。

大夏太子景衍、护国郡主蒋禹清,由镇国公元允及数位大夏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出了定阳关,浩浩荡荡,烟尘滚滚,一路往西,直逼吐蕃边境。

从此处前往,穿过两国间这片五十里的缓冲带,前方就是吐蕃国境了。

这里虽已是高原的边缘地区,但由于海拨并不高的缘故。

道路两边的草木还算繁盛,因是初秋,有些落叶乔木已经泛了黄,相信再过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落光。

大军的速度很快,五十里的路程,不过半天功夫就到了吐蕃国境的城墙根下。

说是城墙,却远不能跟大夏巍峨坚固的城墙相比,充其量就是些稍好些的土墙而已,且只有丈余高。

想想也是,吐蕃地处高原,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国力自然也强盛不到哪去。

除了畜牧产品,其他的很多东西比如铁器、粮食等,都需要依靠贸易从大夏或是周边国家换得。

因此,当吐蕃的守边将领看到大夏杀气腾腾的二十万大军,真的出现在自家城墙下时,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说好的,他们不敢打,只是吓唬人的呢?特娘的牟如你自己来看看这些是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