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红薯挺甜的(2 / 2)

三个月没见,她娘拉着她左看右看了半天,说她瘦了。

蒋禹清哭笑不得,她明明一两肉都没掉好吗?这大概就是“你娘觉得你瘦”。

陪着陆氏和婶娘嫂嫂们说了一下午的话,给她们讲在东洋府的见闻,讲当地的风土人情。

听说那边所谓的美女,就是把脸刷得跟棺材内壁一样白,剔掉眉毛,涂黑牙齿时,一屋子的女人们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朱氏道:“那还叫人吗?整得女鬼似的?”

蒋禹清就笑:“可不是吗?当初他们带了两个倭女来要同咱们联姻,那帏帽一掀,可把百官们吓得够呛。”

陆氏大笑道:“我也听你哥说了。他当时吓得缩在后头一动不敢动,就怕被那两个倭女看见,招了驸马。”

蒋禹清笑的不行:“放心,招谁当驸马也不可能招哥哥当附马。况且,阿衍根本就不打算跟倭人联姻。”

“娘知道,他也就那么一说.......”

傍晚,蒋文渊父子和景衍一同进的家门。

“你怎么也来了,不是忙吗?”

景衍摸了摸她的头:“来接你。再忙也不差这点功夫。”

蒋禹清偏过头笑吟吟盈的看着他:“那就一并吃了晚饭再回宫吧!”

“正有此意。”

说话间,邱神医也回来了。

蒋禹清扑上去,抱着她师傅又是好一阵亲昵。晚上的主食是红薯饭,菜也有好几道用土豆做的。

一个土豆烧鸡,一个清炒土豆丝,一个地三鲜。用的全是宫里带来食材做的。

听说是太上皇亲手种的,家里人十分珍惜,饭都比时多吃了一碗。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饭。蒋禹清说明天想去看看蒋老头和老胡氏他们。

陆氏道:“明日国子监休沐,你四哥五哥六哥,都会放假。

我们也有段时间没去看你爷爷他们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蒋禹清点了点头说好。

她四哥蒋禹海、五哥蒋禹铭、六哥蒋禹山如今都在国子监读书,过了年就要参加春闱了。

因为学业紧张,很有少空出游,正好明日约着一起,看老人的时候,顺便热闹热闹。

回宫后,听说她明天要去泰安农庄看蒋老头他们,太上皇立即兴奋了,说他也要去。他要去了,自然也不能落下太上皇后,干脆一起。

蒋禹清只得差人送了消息给家里。

于是乎次日一早,蒋家人就等在大门口,迎接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之后,一行六七辆马车,浩浩荡荡就往泰安农庄去了。

半路上居然遇到了明阳公主的马车,掀了帘子一问,她居然也是往泰安农庄去的。正好一块儿!

到了地方,亲朋老友相见,自然是热热闹闹的。

这是李得顺出宫后,太上皇第一次来泰安农庄。

两老头一见面就聊上了。老太监下意识要侍候他,让太上皇给拦住了。

“老东西,快歇歇吧,一把年纪了,侍侯了我一辈子还不够吗?

好好歇着,享享福。其他的事情有小太监呢!”

然后太上皇就问他在这里住的舒服不舒服,吃的好不好。

老太监说可太好了。吃的好,住的好,有人侍候。平日里,还能跟着老伙伴们去菜地里,拔拔草,收收菜,或是喂喂牛,赶赶羊。

偶尔也会一起去附近里的河里钓钓鱼,或是跟着秦老将军上山打个野兔子山鸡什么的。

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了,半点不无聊。

这生活,着实给太上皇听羡慕了。

又亲自去了李得顺的院子看过,发现他住的地方虽然不大,布置却很舒服,还有两个下人侍候着。

他就问老太监,这里还有没有空屋。老太监说还有,隔壁那个小院就空着。他就去看了。

这里本也是拿来接待游客用的,里面一应用物俱全,虽不名贵,却也布置地温馨舒适。

太上皇觉得这里挺好,就理直气壮的把这院子占了,他决定,这住这儿不走了。

他不走,还不让太上皇后走。

太上皇后也没办法,只好抱歉的对蒋禹清道:“清宝啊,不是母后不帮你,这会是真没办法了。

所以宫里那摊子事,你还是自己管吧!”

蒋禹清:“......”她就不该来这趟的!

杨昌裕得了他们要过来的消息,早早的做了准备。

杀了一头羊和一头猪,让大厨房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虽然都是常见的家常菜,味道却是极好的。

他还让人腌好了肉串配好了蔬菜饼,烤架上的火也生的旺旺的,就等他们来烤了。

相比老年人,年轻人更愿意自已动手烤烧烤。

明阳公主抓了几根羊肉串凑到她旁边,一边烤一边偷瞄杨昌裕,然后问蒋禹清:“清宝,你觉得杨昌裕怎么样?”

蒋禹清初时没明白她的意思,顺嘴接道:“做事认直负责,挺好的啊,怎么了?”

偏过头就看到明阳公主脸红红的冲她使眼色,蒋禹清懵了两秒之后眼睛瞪得溜圆:“你喜......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