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这军功拿着心虚(2 / 2)

先前那斥候顿时欢乎起来:“将军,是栓柱,栓柱回来了。”

赵青澜:“......”

双方一碰头,方知道栓柱当时离得三人并不远。他当是听到天雷弹的爆炸声,就迅速向他们的方向靠拢。

结果途中,就碰上这个小队。

当时这队孔雀人也想抓他的活口,结果一照面就被他砍死了三个。

这帮家伙没想到他这么猛,当时就吓痿了,纷纷丢下武器抱头,跪地投降。

就这样,整个小队的人都被他“串了蚂蚱”。

因为缴获的兵器太多,重的很。他没办法,只好把战马拿来驮了兵器。

他带着这串“蚂蚱”循着大致的方向找到先前天雷弹爆炸位置,只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和十来具孔雀人的尸体。

一群黑毛秃鹫正围着尸体在啄食。以孔雀人的怂包尿性,他知道伙伴们肯定赢了这场战,便也没多耽误,直接拉着蚂蚱串子就回来了。

事后证明,他们先后抓到的两拨人应该都是同一个大队的。

因为两拨俘虏碰面的时候,都露出了惊讶且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的神情,之后便十分自然的聊到了一块,或是相互抱着大哭。

回大帐的路上,赵青澜一脸牙脸的问景衍:“陛下,这些孔雀人这么怂,这军功将士们拿着心虚啊!”

景衍止住脚,眸中含笑:“如果他们像匈奴人一样强悍,甚至是比匈奴人还要强悍,你们会因此害怕和退缩么?”

赵青澜斩钉截铁:“当然不会!我的兵是强悍不畏死的。”

“既如此,拿这些军功不是应担的么?”

赵青澜一愣,继续对景衍深深的行了一礼:“多谢陛下信任!”

景衍扶起他,难得笑的开怀,语重心长的对将军们说:“给诸位将军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这天下固然姓景,可也是所有百姓的大夏。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每一个百姓的付出。

我景氏皇族不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太祖皇帝不是,太上皇不是,朕不是。朕的儿子,将来也不会是!

你们无须担心功高震主。你们只管拼,只管打,再大的功劳,朕都能给你们兜住了。是你们的,谁也抢不走!

我大夏需要英雄来守护!”

一番话,说得众将心里热雪沸腾,热泪盈眶。身为武将,他们从军的那天,就做好了马革裹尸,喋血沙场的准备。

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不怕死,却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然而,他们何其幸运,遇到这样的帝王。

眼前年轻帝王,拥有山海一样的广阔胸禁和雄霸天下的宏才大略。是他们之幸,大夏之幸,天下黎民百姓之幸!

大夏有这样的当家人,何愁不兴。

小家伙在灵境里待烦了,想出来跟爹爹和娘亲一起。

蒋禹清征求过景衍的意见。景衍道:“让他出来吧!

这么多人还怕护不住一个孩子。况且,咱们景家的孩子就没有长在暖房里的。”

于是蒋禹清亲自带了有为和无名出了大营,去“接师傅和孩子”了。

听说邱神医和太子殿下也来了大营,还是骑着白虎来的。将士们都好奇极了。

老兵们有很多都见过邱神医,他们只是想看看小殿下长什么样子。

只可惜因为森严的军纪,不敢前来窥探半分。

好在蒋禹清知道这情况后,直接让有为和无名带着小家伙大大方方的在大营里四处玩耍游走。他的身边还跟着尽职尽责的白小九。

白小九俨然已经成了小家伙的专属坐骑兼保姆。

奕奕腰上挂着他爹亲手给刻的小木剑,背着小手,满是奶膘小脸上挂着“我很历害,你不要惹我”的表情。

一路走过去,自我感觉威风极了。

然而,等看到将士们在草场上列队操练,那如虹的气势,立即深深的吸引了他。

小家伙立即站在那不走了,遂后拨出腰间的小木剑跟着操练起来。

这一练就是半个时辰,哪怕气喘嘘嘘,汗流浃背也不曾停下。

他的毅力感动了所有的将士们,暗道不愧是小战神和陛下的孩子,就是厉害。就连暗中观察的几位将军也不由暗暗啧舌。

大夏的未来可期!

简单的休整后,大夏欲继续拨营往南。准备越过卓玛她们原来住的村庄,到达贡嘎拉河谷,并在那里扎下营地。

但从这里过去,一路都是崎岖难走的山路,运粮草的大车过不去,这就让人颇为伤脑筋了。

一个副将随口说了句,要是有足够的牦牛就好了。这些家伙不仅负重多,还不用怎么喂,到了地方让他们自己吃草就好。

只可惜,因为闹“鸟灾”的原因,这里方园二百里都没有一个人烟,更别提找牧民弄牦牛了。

蒋禹清突然想起,前两天在玛格雪山看到那个漂亮的无名河谷。

河谷里似乎就生活着许多体型巨大的野牦牛,当时沧海还打过它们的主意来着。

蒋禹清同景衍耳语几句,景衍让暂停拔营,等娘娘把牦牛赶回来再说。

众将心里虽然奇怪,却也没有多想。一来,帝王之言不可妄加揣测,二来,他们也是从心底出于对蒋禹清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