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凯旋(2 / 2)

况且都护府设立在那片大陆的南方,北方的诸多小国离的甚远,暂时有些鞭长莫及。

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表面服从,实则暗地里起幺蛾子,不管怎样防着些总没错。

大军回撤纳木错湖畔,就地选址搭建永久性营房。

景衍和蒋禹清在这里待了三天,大封此次南征的有功之臣。

诸事了结,夫妻俩带着儿子、邱神医和四卫,告别了诸位将军和将士们,返回了里阿县城。

兄妹俩时隔两个月再度见面,难免有许多话要说。就连蒋禹铭也没想到,他妹妹只是来给媳妇儿接个生而已,怎么就还顺手打下了一个国家呢?

这事情想来就觉得离谱,偏偏它还就发生了。

双胞胎已经两个月了,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生得十分的玉雪可爱,而且十分爱笑。

并且,兄弟俩的性格十足的南辕北辙。哥哥喜静,弟弟爱闹。蒋禹清戏言这一动一静,相辅相成的也挺好。

不然兄弟两个都是安静的性子,未免显得有些无趣了些。相反如果他们都爱闹,做父母的怕是要头疼了。

蒋禹清离开里阿南征之前,曾给京城的明阳公主写过一封信,说过卓玛的事情。

明阳公主在回信中显得十分激动,请求蒋禹清能不能帮她问问,卓玛愿不愿再到旧主身边伺候。

如果她愿意,就请蒋禹清安排人护送她们姐妹俩一起去往京城,费用她来出。当蒋禹清把这个消息告诉卓玛的时候。卓玛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我愿意的。公主是一个极好的人,难得她竟然还记得我,还愿意让我到她的身边伺奉。”

蒋禹清也觉得明阳公主那儿不失为姐妹俩的一个好去处。

他们老家的房子已经被从前的孔雀国人完全毁坏,整个村庄也没有人烟。姐妹俩就如同无根的飘萍,在这高原上四处漂泊流浪。

尽管现在蒋禹铭能收留她们俩在县衙做事,给她们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然而等他调任,新来的主官未必会卖明阳公主的面子,这样下去着实不是长久之计。卓玛是个聪明的姑娘,她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的。

公主是个念旧情的人,只要她们姐妹二人往后好好做事,公主必定不会亏待了他们。

最重要的是,妹妹可以在一个安定的环境里长大,不用挨饿受冻,也不用整日里担惊受怕。

因为蒋禹清他们还要往西边的沙漠中去寻找盐湖,所以短时间内并不会返回京城,没有办法带着卓玛姐妹俩同行。

蒋禹铭便安排她们,同送给样的车队一起返回中原。

至于那个卖木碗的多吉,凭着此次带路的功劳,虽然没有做官。却也获得了大笔的赏赐,除了金银财宝外,还有一块方圆数里的优质草场。

这着实把他给乐坏了。且不说这些大笔的财富,单单就是他作为皇帝皇后的翻译,跟着他们打下了孔雀国,就足够他吹三辈子的了。

安排好这里的琐事,景衍和蒋禹清一行再度启程,离开里阿一度往西南方向飞去。

一连寻找了数天,终于在祖龙山和涟源山脉之间,临近北部草原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巨大的湖泊。

从高空中看下去,整个湖泊犹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地面上,宁静又神秘。

众人落下地面,果然看到湖水中有大片的结晶体。正是他们要寻找了数天的那个巨型的盐湖,察布盐湖。

大家都高兴坏了,说这些天的辛苦寻找,果然没有白费。

这么大的湖,这么多的盐,只怕大夏百姓们一千年也用不完。

然而,没等他们高兴多久,沧海就在不远处的地方发现了湖盐被采集过的痕迹。

起初大家还以为,这是当年月氏人采盐时留下的痕迹。但仔细的观察过后,发现这些痕迹都十分的新鲜,想来不久之前刚刚有人来过这里。

于是大家分散开来,四处寻找,果然在离岸边大约一里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掩埋的十分潦草的坟包。

四卫掩住口鼻,扒开坟包一看。

这里头的尸体,头带厚实的貂皮圆顶毡帽,身穿羊皮制作成的衣服,足登羊皮靴子,旁边还有一把未出鞘的弯刀。这是典型的匈奴打扮。

他的胸口处有着大片的血迹和一个大洞,想来是被人谋杀后埋在这里的。

因为这地方根本就没有土,底下是厚厚的盐壳。这家伙埋在地里,就相当于埋在了盐堆里,直接被腌制成了脱水的干尸。

就像是中原地区过年腌制的腊肉一样。

沧海惊呼一声“匈奴人!什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