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邮路(2 / 2)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进步,奕奕越来越能明白,娘亲做的事情有多么的伟大。

因此他也更加理解父亲和母亲的不易。

小小的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吃饭,快快长大,好为爹爹和娘亲分担一些重担。

奕奕满了三岁以后,蒋禹清和景衍商量过后,决定正式开始教他修炼。

小家伙天赋异禀,刚刚引气入体就达到了练气三层的修为。

除了既定的功法,今年还教他修习凡间的武术。

因为这个世界天道对于修士者的约束,很多时候凡俗的武术可要比灵力有用的多,也直接的多。

因此小家伙每日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

即便如此,他每天还要抽出时间来,陪弟弟妹妹玩。

这已经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也正因为如此,两个小家伙对哥哥十分依赖,甚至超过了父母。

晚上,太上皇在他宫中设了宴,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顿饭了。

饭桌上她说起此次西域的经历,和驼工们的惨状,大家都不免有些唏嘘。

景衍也同她说的南洋十三国前来朝贡的盛世。

如今大夏在麻六甲海峡的军港基地,和自贸交易中心,均已初成规模。

他们之前打下的那片的岛屿,如今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橡胶,相信再过不了几年,大夏就有用不完的橡胶了。

次日,蒋禹清将此次带回来的巨额银两和财宝,移交给了蒋文渊,准备入国库。

蒋文渊看了东西后,连夜找人把新国库,又往外扩了一扩。

他也因此十分荣幸的成为了,历朝历代以来,第一个同时两次扩建国库的户部上书,有荣与焉。

与此同时,景衍亦对此次随蒋禹清出征玉滋国的一千精兵论功行赏,赐下军功财宝和土地。

国库有钱,能干的事情就更多了。

这几年国道基本都已铺了水泥,下一步就是县道了。

邮路也要开始铺展。邮路是纯粹的民生工程,只出不进。

想要不亏本,只有借鉴后世的经验,再开设一家以邮政命名的国有钱庄,以及一家专门的邮政镖局。

镖局押运货物,只会铺到乡镇一级,不会铺到村一级。

而且货物需要自己到乡镇去取,不会送到家去。

这样一来又可以减少大量的成本。

铺到镇一级的话还是没问题的,还可以减少很多资源浪费。

蒋禹清同景衍仔细讨论过后,认为此事可行,朝会时就提了出来。

百官们争论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赞同的占了绝大多数,此事便大致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细则的制定。

蒋禹清直接参与主导,一连忙了半个多月,总算定下了大致的实施管理细则。

之后就是具体的实施推广了。

景衍先是发布诏令,贴出告示。同时让京都时报头版头条刊登,大夏即将开通邮路的相关事情。

百姓们听说以后可以自由的写信和寄东西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个个都高兴坏了。

说陛下和娘娘真的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开通邮路又需要一大批的从业人员。

比如专门的押运分拣人员,还有邮差。

邮差每个县里设两个了,负责来往信件的投递,光是这一项,就能增加不少工作岗位。

邮路是一个巨大而且艰巨的民生工程,全部建成完善的体系,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是急不来的事情。

等忙完了这件事,蒋禹清打算好好陪陪几个孩子。

这些年经常东奔西走,陪他们时间很有限。

作为母亲,她心里还是很愧疚的。

然而这一忙,就忙到双胞胎过完了周岁。

蒋禹清总算倒出些空来,打算带着三个孩子去泰安农庄小住几天,顺便也陪陪老人们。

母子几人,轻车从简,只两名护卫和一辆青布马车,就出了京城,一路往泰安农庄跑去。

然而,还没跑走多远,打路边蹿出来个老太太,往马车前面一扑就躺下就不动了。

幸好马儿走得慢,才没有一蹄子踩上去。

婆子扯着嗓子大声的嚎哭:“我的老天爷呀,来人啦,撞死人啦,我老太婆起不来了呀!”

蒋禹清掀开帘子,好笑看着躺在地上打滚的老婆子,得,碰瓷儿碰到她头上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