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心向往之(1 / 2)

第605章  心向往之  

第605章  心向往之

今年真的是叫所有百姓欢呼雀跃的一年了。

前有秋收粮食翻番,后有天下佃户至五成,官府监督,违者重罚,饶是早就对生活没有盼头的人,瞧见这改变后也不由得对重燃期望。

尤其是广大佃农。

若非无田无银子傍身,他们怎么会走投无路选择做佃户,靠那点给东家种地得来的粮食苟且过活?

还以为一辈子都会吃不饱穿不暖,往后数代都逃不过做佃农的命,哪知峰回路转,朝廷竟有一日会下令管佃户租子的事?!

这是在说租子吗?

这分明就是在救他们的命啊!

能存下来的粮食多了就能保命,保住命了就能有希望另谋他路,或是将存下来的粮食换钱,或是去各地工厂干活,给官府修路挖矿……只要待遇不差,能存到钱的他们怎么也能再买下属于自己的地,然后重新安家落户吧?!

大魏人口,约莫有百分之四十为佃户,这些都是活生生被束缚在各个豪族中的劳动力。

魏钰不能一下将其解放,毕竟这涉及到一个田地问题。

解放了人,但田地还是属于别人的,没田人种什么?有田没人如何去种?

当然眼下整体还是一个田多人少的情况,人口总人数连一个亿都没有,说个屁,先拉高生产率再提其他吧。

大魏给佃户减租,不止叫自家人惊喜感动,更叫外人震动不已。

尤其是大梁的。

都是邻居,加上佃户情况又差不多,如今大魏朝廷下令给佃户减租,违令还罚,试问这怎么不叫大梁这边的佃户震惊羡慕?

一羡慕就有人忍不住想跑,想跑到大魏去。

反正大魏吸纳流民,会给流民录户籍、找工作这事在各间已经不是秘密了,去偏远之地开荒基建,苦是苦了点,但架不住生活有盼头啊!

再不济他们也可以重操旧业,去大魏给人当佃农,有大魏官府看着,怎么找也比在大梁当佃农的日子好。

于是在这样的想法驱动下,还真有不少人从大梁跑到了大魏,可把大梁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给气得不轻。

梁皇是比魏皇要年轻的,但这些年过去,他要快六旬了。

魏皇不操心国事,老年生活舒适惬意,身心皆顺畅,哪怕六十多了身子骨也还行,可梁皇不行。

梁皇本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早年就一心练兵想要攻打魏国,但可惜大魏突然崛起,叫他不得不憋屈蛰伏,且一蛰伏就是这么多年。

憋屈气恼是肯定的,数年来,每听到一次大魏的各种进步,梁皇都咬牙暗恨,怪自己从前没有趁着大魏积弱之时发兵,才叫大魏安稳发展到了大魏今日地步,可谓一步错步步错。

当皇帝是个本就日理万机,劳心劳神的工作,偏偏梁皇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肯放权给底下皇子,只任由他们为了太子之位而互相争斗……既要操心这,又要憋屈那的,梁皇还不到六旬,便已经比魏皇还要显老了。

要说大魏有没有探子在大梁,那肯定是有的。

关注各方时局动向,这就是一个必修课,魏钰不派人,底下朝臣们也会悄摸派人。

而对于大梁眼下的情况,朝臣们是觉得斗得好的。

要知道这种皇子内耗的事最是费损国运财力了,梁皇舍不得放权好啊,叫皇子内斗好啊,最好是多斗几年,斗到梁皇驾崩了储君都未定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