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时代在兴奋(2 / 2)

而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又几乎是学着国外的步子,让不断适应本土化的过程中杀出重围。

意思就是可以学,但不能照搬。

起步早企业不一定有优势,一样容易死,然后给后来者提供经验教训。

其实讲来讲去,还是从投资思维角度上出发。

最后还是那个道理。

人是要有点真本事的。

何朋不藏锋芒,是要让别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看见他的真本事。

而许安若今晚这么一说,算是把这位三十出头素来骄傲的师兄给深深折服了,看许安若的眼神彻底变了。

他才认识许安若两三天而已。

并不了解,只觉得年轻,觉得应该和尤雅一样是个二代,所以才玩投资。

但现在彻底不同了。

也正是因为所处行业内,接触过太多的创业公司,何朋就越是清楚的认知到。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资金不是最重要的,有能力的创业团队也不是最重要的,一个真正具备战略视野和格局的创始人掌舵手才是最重要的!

做一家小公司只需要一个好的点子。

做一家中等的公司大概需要几个能力出众的伙伴。

但要做大,做到伟大,那就看创始人有没有那个真本事从红海之中厮杀出来笑到最后了。

末了,尤雅抱着胳膊,微眯着眼睛看着许安若,轻叹了一声:

“许安若,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按理说你这个年龄段,你不应该有这样的认知高度啊?”

“首先,我有深入了解,功课做足。”许安若笑道。

“我们没有吗?我们甚至还有一整个研究部呢!”尤雅轻哼。

“其次,那可能就是个人天赋上的差距了吧?”许安若脸不红心不跳。

但这话还真就得到了两人的认可。

尤雅点头。

何朋也在感叹。

大家都是充分努力过的人。

到了这一层面,再能感受到的差距那基本都是先天上的差距了。

要么出身背景,要么就是脑子和脸了。

不过这次就是一场闲谈。

亦或者是三个青年人聚在一起的一次头脑风暴。

就跟这个时代沪上的任何一家咖啡厅里头,总是能看见几个人坐在一起谈项目谈融资谈传统和未来一样。

时代在兴奋。

风口浪尖上的年轻人在热血沸腾。

只是,一个浪头拍过来,几人生几人死,又谁能知道呢?

闲谈散去。

何朋临走时脸上有藏不住的兴奋和躁动。

许安若知道他的野心波动了。

尤雅倒是还好,只是眼睛老喜欢盯着许安若,就很奇怪。

第二天的谈判算是有了一些进展。

但进展不大。

主要还是因为许安若的这个所谓的战略入股到底该怎么评估,是个大问题。

尤雅这边说战略无价,米呀游说那这还怎么谈啊?

然后就是许安若随口一提的后续启动大制作的资金引入保证,那头当真了,还真要签对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