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局势,先打薛延陀,再收拾高句丽(2 / 2)

  同时还派遣使臣,前来传话,说是他们的士兵丢了,要进入大唐境内搜寻。

  李谙当场就一刀宰了那位使臣,并且派人将脑袋送给了对方,说那个人大唐已经找到了,在大唐境内无恶不作,被大唐大军发现了,乱箭穿心而死,就无需他们麻烦寻找了。

  这可将高句丽群臣气的不轻,已经派遣了规模很大的使团,直接前往长安,要向李世民告状,同时要大唐赔偿他们士兵抚恤金。

  为此,李恪还在等待,等这群人到长安城,他定要让他们知道,大唐在这个世界的地位。

  什么狗屁的高句丽,不过是大唐的一个州而已,还敢如此跳。

  要不是因为隐世家族和诸子百家这个麻烦,高句丽早就不是高句丽了,而是大唐的一个州了。

  你丫的统统都在为大唐修路,挖矿!

  但李恪还是吩咐李谙,不要冲动,暂时稳住高句丽这个目中无人的小狗,等李靖收拾了薛延陀,就是收拾这条狗的时候了。

  而西南方向,南召,吐蕃,大唐,三国形成了犄角之势,倒是还没有到非战不可的地步。

  自从李恪接连打下了吐谷浑,西突厥,完成了一统西域的战略后,吐蕃的松赞干布似乎对于大唐产生了恐惧心理,也不向外扩张了,一心一意开始发展国内,积攒实力。

  但李恪的大力丸,依旧在整个雪域高原肆虐,搞得整个吐蕃境内民怨沸腾,叛乱不断,松赞干布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财富大多数都流入了上层贵族手中和李恪的口袋里,而大唐的奢侈品又搜刮了吐蕃上层贵族的口袋,现在的松赞干布可以说非常穷。

  可即便是这样,松赞干布和大相禄东赞两人依旧在吐蕃内进行改革,完全学习大唐的政治体系,建立如同大唐一般的兵种。

  但李恪对于这些都不怕,就怕他不学习大唐的文化。

  为此,李恪还给松赞干布派了一些文人,带去了大唐的政治体系和中原文化,唯独没有带去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良种。

  松赞干布为此很恼怒,还想要中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种,听说已经派遣了规模庞大的使团,前来大唐和自己谈判。

  十天后,崔禀驾着牛车,一路畅通无阻,终于抵达了凉州,这次他们带了足够的钱,还向李恪要了一张卡片,是天上人间免费吃住的卡。

  就在一年前,崔禀还来过这里,破败不堪,时不时还被吐谷浑的残兵偷袭,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抢劫,可如今的凉州城,让他完全懵逼了。

  这还是一年前看到的那个凉州吗?

  这高大的城墙,需要将脑袋抬起来才能看到顶端,仿佛直入云霄。

  那一门门大炮,让人望而生畏。

  这里的繁华,堪比长安城了。

  赢凡人从牛车上下来,望着凉州城的城墙,感叹不已,尤其是城外那些村庄,让他怀疑,他还在长安城。

  这西北一个苦寒,曾经战乱连连的城池,竟然变成了四通八达,五湖四海的商人云集的地方,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这里的一切,仿佛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该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