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无人(2 / 2)

我为上将,尚不畏死。将为军之胆,羽林卫本就为吕布军之菁华,训练有素,每每阵前,大呼酣战,不破不退,如今得了关羽这么一个彼此气质相符的掌军之人,士卒迅速归心,本需数年之功,如今一夕而成。

刘协每每看这些士卒看向关羽时,又敬又畏的眼神,心中亦不免感慨,果然不愧为威震华夏关云长。

至于徐晃,刘协并不怀疑荀彧对于徐晃的评价,毕竟这是个连曹操也叹服不已,直言:“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但徐晃性情稳重奉公,张辽为人豪情义气,二者共事,虽不至水火不容,但想如关羽、张辽一般合作无间却是全无可能。

这种情况下,关羽忠心耿耿,张辽渐次归心,刘协怎么可能自废武功,将关羽调离羽林和自己身边。

只是如此一来,钟繇所请,就成了问题,难道真要找个借口,饶张绣不死?

这个念头刚起,便被刘协自己否定了。

原有的历史上,南阳诸地反复在曹操和刘表之间摇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袁曹对峙开始,张绣听贾诩之言,向曹操称降,曹操为儿子曹均娶了张绣女儿为妻,并表张绣为扬武将军。

同年,曹操以钟繇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劝服韩遂、马腾,至此,曹操才算彻底安定关中,得以集中精力与袁绍决战。

宛城一战,曹操死了长子、族侄、爱将,军政之权集于一身的他接纳主动归降的张绣,便是有人有些微词,亦不足道。

如今刘协与曹操情况截然不同,他与张绣并无切骨之恨,血亲之仇,在曹操暂时隐于幕后来下的庞大军队中,小心翼翼踩着钢丝,维持着各方平衡的同时,一点点延揽军心。

众人本与张绣旧日有恨,又在凛冽冬日,不辞风雨,卧雪眠冰,军行至此,刘协这个时候不管以何种理由绕过张绣,除了让众人心中一口怨气不得出,以至对皇帝大失所望以外,还会觉得皇帝软弱可欺。

思来想去暂时没有合适的解决之道,刘协当日只回书荀彧,令先追谥段颎,至于镇守关内之将,令荀彧再加择选。

方才于禁战报自前军而来,刘协出帐来看,前方连营漫漫,一仗下来,不知道多少人埋骨在此。

青州军本为黄巾,其军素无军纪,烧杀不禁,掳掠不忌,死不足惜。可退一步去想,这些在青州乱时揭竿而起,从了黄巾的人,又何尝不是良善百姓为朝廷所迫呢?

关羽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刘协从谏如流转身入了营帐,对关羽道:“朕自安寝,云长亦当休息。”

关羽道:“如此臣自在外间带甲而眠,陛下有事随时唤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