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颜(2 / 2)

于禁笑道:“既如此,本将这便回营求援于陛下。”

于禁表章送到到御营,刘协展开来看,于禁在表中说,穰城之下,众将士用命,奈何张绣武艺高强,贾诩智计多出,故久不能下,如今冒着万死而上表求援。

刘协表文看罢,感慨在原本的时空里,于禁能作为外将而假节,又得曹操信重过于众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表文话很多,中心思想相当明确。那就是,穰城将落,青州军膺服,此时施恩或加威,尽操于陛下之手。

想了想,刘协令于禁让开北面,明日由高顺护卫御营前迁。

给高顺的命令刚刚发出,许都方向加急送来一封急奏:

在徐州方向防备袁术的吴清,为刘勋诱出城中,埋伏之下,几乎仅以身免,如今退回下邳城中,袁术等人在城外围困,离得最近的臧霸态度暧昧。

“来得这样快?”刘协一时间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原本以他估计,至少在袁绍破公孙瓒之前自己会有一个相当平和的发展环境。

不曾想,被曹操形容为冢中枯骨,此刻本应该是众叛亲离,人人喊打的袁术,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聚合兵马,奔袭而来。

若说刘勋等一众本已抛弃袁术的臣子们,突然再次聚合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这背后没有袁绍的参与,刘协是不相信的。

而如果有袁绍的参与,按照时间来算,应当是自己发往一十三州的嘉曹操之书,和在许都的作为方传到冀州,袁绍便开始了这一系列的行动。

这还是自己了解到的那个,本有机会突袭许都,一举消灭曹操势力,却因为幼子生病,没有心情而放弃了这等大好机会的袁绍吗?

难道这便是后世所说的蝴蝶效应?

黄忠与魏延为刘表所逐,曹操幽闭家中,张绣败亡在即,袁术纠合余部,不过两月间,这个汉末已经逐渐面目全非。

军报上说,刘勋引军围了吴清在下邳,那庐江如今是谁在守?

号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还会去袭取庐江吗?如果不去,从不曾安分的小霸王如今又在做什么?

缓缓将军报合上,刘协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无论徐州方向情况如何,自己此刻首先要做的都是稳关中而后军还。

于禁大营移营,李典领着虎豹骑虎视眈眈地盯着穰城,以免张绣再行那突阵之事。

事实上是,这完全是李典多想了。

贾诩得了兵士来报,亲自上城去看,见于禁领兵往城东而去,穰城以北,除虎豹骑外,兵马几乎为之一空

见此情况,贾诩立刻往张绣府邸而去。

“将军,于禁撤围了。”贾诩道。

闻此消息,张绣亦不免振奋,道:“是撤围军还吗?”

贾诩道:“不然,以诩来看,当是皇帝御营向前,故于禁让开通路。”

张绣怪道:“皇帝亲自上前,想要怎样?难道打算学光武皇帝,亲冒矢石,城下大战吗?”

他说的戏谑,贾诩却认真道:“将军,如今当仔细计较一二了。”

张绣道:“先生何以教我?”

贾诩道:“将军连日大战,虽几乎以一己之力击溃整部青州军,但仍不免城内几乎消耗一空。以诩来看,皇帝亲来,正为收拾残局,加恩显威。”

张绣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问贾诩道:“先生的意思是,我等寻上机会,与皇帝一战,只待催折其威,便可令其退军?”

贾诩道:“如此将军再不能回头矣。以诩想来,如今穰城为于文则所营造,成久攻不下之情势。”

“若将军能在皇帝方至,便负荆请罪而出,只效吕布坐困于下邳之法,无论人地,皆还朝廷,如此皇帝恩威由将军成就,自然会保全将军无恙。”

张绣不解道:“此时去降,和于禁来时便降,有何区别?为何先生之前言不可降,如今又言可降?”

贾诩道:“于禁来时便降,三军不曾苦战,唯有一腔恨意与郁气,将军去降,不免为其所噬。”

“如今大战连连,青州军已为将军踏破,众人皆苦于将军之威,恨意与郁气尽一扫而空。故如今再降,将军只要不去许都招惹那曹孟德,足可保全己身。”

张绣恨恨道:“那曹孟德坏事做尽,实在可恨。”

“我那时见刘表不似人君,本以诚意而降曹操,哪知他竟与亡叔遗孀邹氏在营中寻欢,惹得众人不忿。”

“如今更是纳了邹氏在府,日日笙歌高作,而我不曾做错什么,却要受着许多日子的侵攻。”

当日张绣投降曹操,也是贾诩所劝,后来出了那档子事,连贾诩也觉得郁闷不已。本来嘛,在贾诩看来,你曹孟德身为一方诸侯,纳上些女子,也不是什么大事,哪怕这女子是守寡之人,哪怕这女子是张绣亲叔张济的亡妻邹氏!

可令贾诩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曹操纳了邹氏也便纳了,两个人竟在军营内成欢,不仅如此,还一欢月余,隔断内外,以致流言蜚语,漫于穰城。

贾诩一生自诩观人有术,在曹操身上可谓栽了平生最大的一个跟头。

也正因如此,当张绣向贾诩言及此事时,贾诩又给张绣献了反计,若是曹操稍微少那么一点运气,只怕曹氏宗族,至此除名于世间。

而哪怕死了长子、族侄、爱将,更是损失了兵马人心不知凡几,曹操仍然将那邹氏纳入府中,贾诩只能无言又无颜。

无言以对此事,无颜以对张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