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请陛下出兵征伐倭国(2 / 2)

其他人懵苏泽可不懵,眼见目的达成,连忙出班道:“吾皇圣明!”

听到苏泽的声音,不少人才回过神来,稀稀疏疏的喝道:“吾皇圣明!”

虽然他们到现在还没明白为何突然要打倭国了,可既然陛下要打那就打吧,也许陛下也就是说说,瓦剌还没解决呢,大明哪来的功夫跨海去打倭国。

朱棣没好气的看了看重新活过来的苏泽,心中鄙夷,这竖子现在倒是不装死了,朕现在如了你意,你满意了吧?

“下旨,苏泽升礼部员外郎,负责接待倭国使臣,看看倭国到底想干什么。”

“臣遵旨!”

苏泽那是相当满意,有了朱棣今日这番话,谁再敢收倭国的好处那就是通敌叛国,罪不可赦,看谁还敢收倭国的好处。

换句话说,只有苏泽能收倭国的好处,其他人都不能收。

没错,苏泽要的就是一个名头,先把倭国打到对立面,给倭国点压力,让倭国着急,病急才会乱投医。

可到时候倭国使臣提着东西求爷爷告奶奶没人敢收,满朝文武只有苏泽一个人敢收,倭国使臣自然会求到他头上。

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等到朱棣下完旨后,不少聪明人倒是回过神来,神色有些恍惚。

合着又是苏泽这个狗东西搞的鬼,他们是不是又被陛下和苏泽给演了?

不然为何要让苏泽去接待倭国使臣,礼部有那么多人,随便让人去就是了。

只是还不清楚苏泽和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还有刚刚那几个跳出来的托是得了谁的吩咐?

要说背后没人帮着串联他们是不信的,就凭苏泽能鼓动这么多人给他帮腔造势吗?

不少人神色怪异的在朱瞻基和苏泽身上来回审视,难不成还有太孙的份?

至于苏泽升官倒是没人在意了,员外郎也不算什么大官,随便吧,他们都懒得说什么了。

苏泽升官很稀奇吗,一点都不稀奇,只要陛下不让苏泽一步登天成为六部部堂,骑在他们脖子上就行。

苏泽本来就是二甲进士出身,若不是得罪了汉王被排挤出去了,如今应当也能进入六部任职了,合情合理挑不出来毛病。

就连杨士奇等人都不觉得奇怪,杨士奇心中不断盘算着什么,想到了汉王,他微微有些讶异,今日这么重要的朝会为何也没看到汉王的人?

汉王最近有些不对劲啊,神出鬼没的,也不知道一天在忙活什么,这么重要的场合也敢不来参见?

杨士奇不动声色的碰了碰身旁杨荣的胳膊,眼角余光扫视太子太孙那边,嘴唇微动道:“汉王。”

杨荣还在深思陛下此举有何深意,感受到了杨士奇的目光随即有些好奇的看了过去,这一看他也发现了不对劲。

太子在,太孙也在,赵王也在,唯独少了汉王,奇了怪哉。

杨士奇杨荣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汉王去哪儿了,似乎有好些天都没看到汉王在朝堂上了。

以前汉王倒是经常刷存在感,哪都有他,可最近还真没看到汉王上蹿下跳,连朝会都看不到人了。

赵王最近似乎也安生了不少,也没弄出些什么动作,此时正安安静静的待在太子身后,不知道在寻思什么。

杨荣左右瞧了瞧见没人上奏,于是轻声道:“莫不是汉王和赵王死心了?”

杨士奇看了看上方的陛下,见陛下没注意下面,摇了摇头嘴唇微动道:“不知。”

杨溥见两位同僚早朝还在窃窃私语,轻声咳嗽了一声道:“两位,还在早朝,陛下在看着呢。”

杨士奇杨荣相视一笑,也不再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若是汉王,赵王死心了最好,他们巴不得如此,内阁三人都是东宫出来的,自然和东宫走的近些。

杨溥见两位同僚不搭理自己皱了皱眉提醒道:“两位,倭国之事暂且放一放,陛下自有定夺,吾等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赈灾的事也该提一提了。”

杨士奇摇了摇头,杨溥就是太过于正经了,总是板着个脸,他们在谈的可不是倭国之事,倭寇之患小事罢了,他们关系的可是关乎大明未来基业的大事。

当然,此时倒是不便和杨溥解释什么,杨溥说的也不错,刚刚被倭寇的事情分了心,差点忘了赈灾的事情了。

杨士奇出班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奏!”

“天气严寒,各地不少地方遭了灾,粮食倒是有,可苦于没有驱寒之物,还请陛下拿个章程。”

朱棣皱了皱眉道:“不是有无烟煤吗,运到各个地方去就是了,还需要什么章程。”

杨士奇继续道:“陛下,可无烟煤如今也只能供应京师一地,尚无余力供应其他地方,再者,冬日严寒,运输也十分不便,因此臣想请陛下允许民间开采无烟煤。”

朱棣还没来及的思考,群臣哗然,不仅文官集团有人急了,连武官集团都急了。

“不可陛下,无烟煤乃是重要物资,绝不可让民间开采!”

“不可啊陛下,朝令夕改实为不妥,有损朝廷威严!”

“是极是极,无烟煤产量不够,希望煤业公司多招些人开采便可以了,绝不可开此先例,不然难免有人会通过无烟煤谋取私利啊陛下!”

“还望陛下慎重,此例不可开!”

“运输不便可以想办法,但绝不可允许民间开采,不然就乱了套了啊陛下!”

“陛下,请参考盐之先例,若是开此先河,势必后患无穷。”

不能开啊,大家伙就指着希望煤业的股票养老呢,先前好不容易才通过了不准民间开采无烟煤的决策,希望煤业的股价才会水涨船高。

若是私人也能开采,那岂不是希望煤业就不是独一份了,那这样股价还会涨吗?

由不得他们不急,这苏泽还没砸锅,可不能让陛下先把锅给砸了。

御座上的朱棣愣了愣,有些发懵,卧槽,朕平日里让你们这些狗东西干点什么,你们一个个的拿祖制,拿百姓们来堵朕的嘴,百般推辞。

之前提及倭寇一事,除了苏泽找的托没一个人上心的,好嘛,这一提无烟煤,你们倒是一个个的积极的很啊。

朕这还没说允许民间私自开采呢,你们就急了,这要是朕说现在把希望煤业给关了,你们是不是要造反?

朱棣张了张嘴,又看向了底下的苏泽,希望苏泽能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苏泽无奈的耸了耸肩,这可怪不得他,他可没那么大的能耐让文武百官都乖乖听话。

陛下最好别再提允许民间开无烟煤的事情了,不然场面不好控制,文武百官赚点银子也不容易,一个个都小心提防着苏泽吃饱了砸锅,结果苏泽如今不砸锅了,陛下你要砸锅,他们答应了才怪。

打倭国又不涉及他们的利益,倭国死不死的和他们也没多大关系,陛下你想怎么玩怎么玩,可陛下你要是唠无烟煤,那他们可就来精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