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大秦新的政治体系(2 / 2)

毕竟军权向来是最容易被帝皇忌惮的。

王翦之所以三天两头称病不上朝,最大的缘故,就是为了避嫌。

不过若是学习后世,将太尉改为虚职,实际领军由兵部执行,就会形成武官低于文官,被文官打压的局面,这对于大秦十分不利。

思来想去,嬴羽决定将太尉改组为枢密院。

其功能,类似于后世的总参谋部,负责协助帝皇指挥军队作战,军队编制规划建设、后勤动员等。

但是最重要的钱粮,必须经由三省审批之后,由帝皇进行决议。

只要收住了钱袋子,光有兵,而无钱粮,再加上军队之中爱秦主义的教育,枢密院就构不成威胁。

如此一来,既保留了武将的地位,也防止了武将权柄过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三公之外的九卿,分别是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栗内史。

另外还有一个经过嬴羽提议,与九卿地位一样的将作少府。

如今既然要改革,将作少府完全可以直接改成为更符合其定位的工部。

治栗内史,也可以直接改成户部,掌管国库税收,负责掌控物价、海关进出口审批等。

廷尉府是大秦最高司法机构,可以改组为刑部,进一步加强其职能。

典客署,类似于后世的鸿泸寺,可以和国子监一起,成立大秦礼部。

毕竟如今大秦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外交纵横完全是大秦说了算,拳头大才是真理。

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

过于重视,只会让某些文人过于得势,最终就是跪族风气。

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的郎中令,在嬴羽看来,职权有点过于广泛。

言官好好行使好弹劾和监察工作就行,职能应该是类似于后世的检察院,和刑部互相配合,互不统属,将秦法的公平公正性一直贯彻下去。

掌宗庙祭祀礼仪的奉常,掌皇家车马的太仆,掌皇族宗室的宗正,掌管掌皇帝私产的少府,在嬴羽看来都不适合列入九卿之中,可以合并成为内务部。

直接归属帝皇管理,负责为帝皇打理内库。

对于国库和内库的区分,嬴羽还是比较赞同的。

而且内库花起来也比较方便,朝野上下都无话可说。

掌皇宫诸门屯兵的卫尉,也就是大秦御林军,肯定也要直属帝皇管理,皇帝不能亲自指挥御林军,后世可是有着太多的经验教训。

而后世三省六部最后一个兵部,嬴羽迟疑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其加入到尚书省之中。

不过职能却受到了一定的削减,拥有的是对非战时的武将考核和俸禄发放,也就是负责管理军队的编制和钱粮。

一旦进入战时,兵部的权限就要被收回,帝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决定是否将权利移交给枢密院。

如此一来,大秦的新的政治体系,也就被嬴羽完全梳理了出来。

分别是直接向帝皇负责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能同总参谋部的枢密院、负责监察天下的御史大夫。

尚书省之下,设置工部、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和都察院。

除此之外,还有单独向皇帝负责的内务部,管理御林军的卫尉,以及大秦皇家钱庄。

当一切梳理完毕,嬴羽直接带着,整理好的资料,直奔咸阳宫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