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祖龙再临沙丘(2 / 2)

昔日赵都邯郸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的原因,如今居然比不上汉中等地的县城,城墙也因为年久失修而斑驳了起来。

赢政顿时明白嬴羽要大力开发北方大运河,实在是再不发展的话,燕赵之地,就要真正没落了。

一旦经济起不来,和其余地方差距过大,燕赵区域就很容易陷入动乱,原本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民心,很有可能就要再生变动。

而且巨鹿、邯郸等地多平原,又毗邻漳水,地理优势其实颇为优越,只需要把大运河修筑起来,交通方便之后,经济自然就会被带动增长起来。

修建北方大运河,在国防上也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北方大运河的修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沉默了许久,赢政忽然开口询问道。

“目前工程院的勘探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测量,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拿出具体方案,到时候相应的物资和人员也应该准备完毕,预计五月初,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冯去疾回答道:“此次大运河修建,光是在巨鹿、邯郸两郡,就提供了二十万以上的雇工名额,等到大运河竣工之后,带动起来的产业也能将这些雇工继续消化,两郡百姓都可以跟着富裕起来了。”

“如此甚好!”

赢政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秦已经变得和昔日完全不一样了。

换成之前,要修建如此浩大工程,即便是倾尽全国之力都难以为继。

钱粮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开凿运河只能征召民夫徭役,不仅效率甚低,而且还容易耽搁生产,引起民怨,好事反而成了坏事。

然而如今,由于商业大发展的原因,国库收入逐渐充裕起来,徭役也改成了雇工制度,丰厚的工钱,直接让百姓们对于朝廷各项工程不仅不再反对,反而是极力支持巴不得能加入其中。

士豆等新式作物的推广,也让数以百万基数的青壮从土地耕作上被解放出来,轰轰烈烈地投入到大秦的建设之中,在让大秦发展更迅速的同时,自身家庭收入也得到提高,真正实现了双赢。

这一切,在数年之前,还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这也是赢政为什么会决定放权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发现自己和朝堂老臣们,已经快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大秦发展的太快,太迅猛了。

即便赢政依旧勤勉,甚至比起之前更努力,但是岁月不饶人。

虽然嬴政现在的体魄依旧硬朗,可是他的心却有些累了。

若是在之前,大秦没有合格的继承人,就算再苦再累嬴政也只能硬撑下去。

但是如今,有嬴羽这样出色,甚至比起自己都要优秀的继承人。

那就应该让他早点扛起大旗,带领大秦走上更加辉煌的道路。

这种情况下,放权给嬴羽这个太子,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事实证明,从目前来看,掌控大权的嬴羽,做的确实不错。

想到这里嬴政露出了一丝笑容,一直紧绷的心弦,也松了下来。

“累了这么多年,朕也该享受享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