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通信的重要性(2 / 2)

之前几次出巡,之所以赢政都不曾带上他,除了需要留有人坐镇咸阳之外,更大的原因,还是担忧冯去疾身体不好,怕他受不了颠簸之苦。

“大运河其他都好,就是太费钱了。”

“虽然债券发行的十分顺利,但是只有一年的期限,过不了多久,就要面临本息一起还款的巨大压力了。”

“而一年之后,北方大运河,最多也只有一两条线路能通航,北方又不如江南那般繁华,想要收回投资,只怕是要十年起步才行了。”

内史腾苦笑了一下道。

“此事朕之前也有疑虑,不过太子已经给出了回复,债券到期的时候,朝廷只需要将本息都偿还完毕之后,再次发行下一期债券就行了。”

“只需要保持住信誉,并且控制债券的总额度,适当借贷,对朝廷来说不仅不会形成压力,反而是正向的促进。”

赢政翻阅完嬴羽的回函,笑着开口道:

“这金融之道,朕其实也不太懂,不过太子既然有把握,朕就放心了。"

内史腾等人也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对于嬴羽,他们十分有信心。

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意,一开始被嬴羽提出来的时候,确实不好理解,但是真到了最后出结果的时候,都能验证嬴羽的先见之明。

而且三万万五千万钱,看似很多,实际上也就是大秦一年的税收而已,真咬咬牙不继续发行债券,也还是能够偿还的。

“除此之外,罗马和迦太基两国,目前也仿效我大秦,开始在国内发行债券,据说收效都十分不错。”

“有了钱之后,两国商队已经在前往咸阳城的路上了,准备大肆采购一番。”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北方大运河债券的利息,很快就有人帮忙支付了。”

赢政话音落下,朝臣们对视一眼,纷纷笑了起来。

这种慷他人之慨,为大秦建设添砖加瓦的感觉,还真的是极度舒适啊。

不过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太子殿下了!

辽东郡,襄平县。

席卷整个大秦的北方大运河热度,让原本就如火如荼的辽东大开发再次加速。

作为郡城的襄平,更是日新月异,让许多老人都不敢相信这一切。

一批批从大秦各地迁移过来的百姓,踊跃投入到襄平县的建设之中,让原本地广人稀的辽东,直接焕发了勃勃生机。

尤其是大秦工程院的勘探队,在襄平县以北发现了一座超大铁矿之后,更是让整个辽东所有人都为之精神一振。

因为这座铁矿的蕴藏量,直接超出了所有人的预估。

仅仅是初步勘探,就已经发现至少百万万石以上的储量,据说最终开采量,很有可能达到千万万石以上。

要知道,大秦本土如今也就三千多万人口而已。

千万万石的储量,也就意味着大秦人均可以分到三千石以上的钢铁,这足够大秦用上上百年了。

而且除了超大铁矿之外,用来生产水泥混凝土和琉璃的矿藏也勘探出不少,光是襄平县之中,就已经建设起十余座超大工坊,每一座工坊的雇工都在千人以上,最大的更是直接超过万人。

再加上周围的各项配套工程,光是一个襄平县,就提供了十万以上的雇工名额,吸引了无数百姓从四处前来做工。

而官学和医馆等配套措施也陆续就位,再加上住宅补贴等优惠政令,许多千里迢迢跑来打工的百姓,干脆举家迁移到了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