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联军存在的问题(2 / 2)

因为他们清楚他们表面上虽说联合在了一起,但实际上所有的人同床异梦。

不仅仅只是其中某一个人,而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之中倾尽全力。

所有人都想保存实力,都想着如何获得更多的好处,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若是他们能一鼓作气消灭大秦主力军,那还好说。

若是不能,只需要稍微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那这种隐患就会凸显出来。

这种隐患,联军的所有高层都知道,但是却没有办法解决。

而赢羽,自然也非常清楚联军存在什么问题。

赢羽两世为人,对于人性的了解,他非常清楚。

而且这种事情,也并不算稀奇。

因为在华夏的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如六国联合伐秦,群雄讨董,孙刘联盟等等,最后都是因为不合而出了问题。

当赢羽得知各国联军集结在一起想要正面决战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后续的发展。

实际上这些国家,本身其实并不弱。

或者说本身强大的国家才有资格加入这个联盟,如哈萨克斯坦这种小国,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所谓的反秦联盟。

就算这些小国加入了联盟,也只能是炮灰。

组件联盟,其实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因为这些国家,无论哪一国单独对上大秦的话,都没有一战之力。

若是联合在一起,整合多个国家的力量,确实能够跟大秦对抗。

如果所有国家都能同心同德一致对外的话,那即便大秦再强,胜算也不大。

毕竟大秦是远征而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劣势。

要不是赢羽在出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硫化橡胶的制作,而解决了粮草转运储藏等问题,那大秦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即便克服了粮草,转运问题,也并不是说大秦的士兵就能轻轻松松进行这一次进攻。

从大秦到欧洲腹地,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程。

大秦的士兵穿着装备带着辎重粮草,走了这么远的路。

先不是说去打仗了,光是走这么远的距离,适应气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不过在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军队,赢羽并不害怕。

因为常年的战争经验告诉他,数量多并不能决定一切。

赢羽这一次出征,之所以只带了二十万士兵,并不是因为大秦只有这么多士兵,而是因为只需要这么多。

在赢羽的计划之中,这二十万大军,刚好是最优搭配。

首先是受制于装备问题。

大秦这些年的发展虽说快得无法想象,但是给士兵的装备如今这几二十万套也已经是极限了。

要知道,现在大秦士兵装备的可是昂贵的明光铠,唐刀,镔铁枪,已经经过改良的弓弩。

这些装备,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每一件都足够一个普通人十年的花销。

而这只是大秦精锐步兵的装备,海军,骑兵的装备,那更是天文数字。

二十万常年征战的真正精锐,在加上领先几百甚至几千年的装备,这才是赢羽的信心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