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看不准(2 / 2)

天眼:鉴宝无双 山峰 1646 字 10个月前

刘叔将炉子拿起细看,他了解赵轩,这个时候慎言的原因,那就是他们都看走眼了。

另一个则是一篇书法,打开一看,是一篇行草,看到字迹赵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运笔缓而重墨,点画得失有据,巧中寓拙,婉绰而疏逸,笔触沉着、书写从容,

与很多的行草飘逸不同,别具一番古拙典雅之美。

不看落款,赵轩也能轻易认出,这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王宠之风。

只是知道,但赵轩所见王宠真迹有限,只从师父所给的书中,只言片语的了解过,

所以让他鉴定这幅作品的真伪,还真的有些困难。

他将重心放在内容上,右边第一行写道:‘吴门赠别汤子重寄言’。

接着则是一首诗: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左落款:宠书于乙酉年初春。

乙酉年,结合王宠所在时期,可以推算出是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

赵轩低头沉思片刻,然后又看向刘叔,见对方浅笑,他又将目光落在卢掌柜面上。

卢掌柜面露得意之色道:“可是花了我五刀,没关系,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赵轩依旧没说话,他心中有大疑问,

他见旁边有手套,直接戴上后,想从纸张上得出结论,

但让他诧异的是,纸张居然是明时期多见的皮纸,并不是常见的宣纸,

这一点似乎都佐证了此篇书法,确是出自王宠之手。

“卢兄,我直说了,我觉得此字形神兼备,颇得王宠七分,算是后仿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孙掌柜当先开口,他是从书法入手来讲。

卢掌柜也不恼,对于此类鉴定,谁也说不上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

刘掌柜则是摇着头道:“我也觉得不真,早先我是看过两篇王太学的真迹,觉得此篇少了一些神韵。

只是这纸到底是如何,倒是有点不好解释。”

说完,几人的目光都看向赵轩。

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仅从去伪存真,断代考究上,他们比不上赵轩的。

赵轩一直在沉思,并没有看到大家投来的目光,还是刘掌柜叫了一声,他才回神。

“说说你的看法,不准再说看不准。”

赵轩苦笑道:“刘叔,我还真就看不准,我对王宠了解不多,不过,仅针对这篇字,我倒是有几个疑问。”

“快给说说。”孙掌柜好奇道。

赵轩的目光再度落在展开的作品上,颇为不解道:

“这诗是出自诸葛亮《赠幼骐伯约》,是诸葛亮对蜀汉名将姜维的评价。”

众人皆是连连点头,说实话还真不一定都知道出处。

却见赵轩话峰一转问道:

“但这并不是正史中说及,而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

虽然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早于王宠,表面上看王宠知晓此诗并用来赠好友也不算什么,

但几位叔叔应该知道,三国演义颇多颠倒黑白、篡改历史之处,与水浒、金瓶梅一样,

在明时期属于禁书。

且不说王宠作为一介读书人,会不会鄙弃三国演义,而用其上之语,

就算不鄙弃,但也要考虑影响吧。

王宠虽然八试不弟,功名无望,但其友汤子重可是宦途坦荡,而他的兄长王守更是官至都御史,

所以我觉得吧,王宠会写这首诗赠好友的可能性应该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