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有营养(2 / 2)

虎娃除了召集自己的心腹小跟班们,还和队里的其他孩子的小团体合作了。

这会儿芦苇荡里热闹着呢!

泥鳅来了,亦清清她们四个就搬了小板凳,坐在盆前,开始处理了。

见她往盆里撒了点盐,泥鳅就一条条的不动弹了,其他三人都啧啧称奇。

亦清清抓起来一条,用剪子剪开,给她们演示了一遍处理办法,哪些地方不能吃要去掉,从哪里剪比较方便,说的清清楚楚。

“难怪你做的泥鳅好吃,这泥鳅活蹦乱跳的,我们一般都是捉回来放清水里吐两天泥沙,然后整条下锅煮了,这吃的时候,总是觉得苦腥,原来是把这地方咬破了。”

这样一说,桂花婶子她们就明白了过来,处理的精细一点,把苦胆那些去了,做出来就好吃了。

就是比起鱼,处理起来麻烦一点,但是泥鳅还是比河里的鱼好抓些,尤其家里的孩子都能抓,倒也是种不错的打牙祭的办法。

“这泥鳅的营养也挺丰富的,多吃泥鳅,对身体也好呢!”亦清清可没瞎说,虽然泥鳅不如鱼虾的脂肪含量高,但是还有滋阴祛湿和补气血的功效。

物资匮乏,又刚经历了秋收,大家损失的元气不少,比起别的东西,泥鳅算是响水村周围比较易得的优质食材了,利用起来也能让大家恢复一点元气。

不过这些说出去有点太文绉绉的了,就只说有营养。

好在亦清清做饭厉害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桂花婶子、冬梅婶子、包括孙来娣都毫不犹豫的相信了。

这“营养”二字她们还是知道的,一般说有营养,那都是鸡蛋、麦乳精之类的补身体的好东西,泥鳅还有这功效,那还真是个宝贝。

都决定趁着泥鳅还没藏起来冬眠的时候,再去芦苇荡里抓点来做了吃。

秋收前,秋收后,所有掌握家里做饭大权的人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既能节约粮食,又能给家里的劳动力补身体。

这消息对她们来说,是很珍贵的了。

不过泥鳅虽好,处理起来也是真要命,就算提前用盐把泥鳅弄死了,也是个费时的精细活儿。

年纪大些的冬梅婶子和桂花婶子已经开始锤腰了,孙来娣也时不时直起身子来缓会儿劲儿。

孩子们接连抬来了好几桶泥鳅,她们估摸着这处理速度,没多久就叫停了。

再拿来,中午之前就处理不完了。

活儿干完了的小孩子们都抱着碗,在这儿围观起她们处理泥鳅了,有机灵的还跟着学了两手,准备回去口述给自己老妈。

泥鳅终于处理完,亦清清她们几个都长长松了口气。

“我眼睛都看花了,这比做裹裹面还要麻烦些啊!”桂花婶子累的不轻。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好吃的,做起来就是比别的麻烦!”孙来娣也说。

“等会你们尝过腊肉炖泥鳅的滋味后,保证你们就不嫌麻烦了”,亦清清给她们加油鼓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