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七六年(二合一)(2 / 2)

公安好像也在查黑市上的一个犯罪团伙,然后找上了那些人,高应华好像就是在处理这个案件,等于是又救了她一次。

后来她好几次去城里后回来的时候,都在路上遇到了骑自行车回乡探亲的高应华,慢慢就成了朋友。

前不久他突然跟自己表明心意的时候,她还有点没反应不过来,但后来一想,好像也不错,现在四朵金花就她还单着了。

高应华两次救她,她感觉这个人非常让人有安全感,而且做事很有分寸,相处起来也很舒服,就答应试试了。

跟郑晓龙的事情后,她还是更倾向于找个成熟一点的对象,不求他给自己解决问题,至少别给自己制造问题,然后再长的好一点,就可以了。

高应华算是超出她的标准了。

李梦雪想到这儿还挺高兴的:“这下我们就是四对了!整整齐齐,多好啊!”

虽然姐妹们很为她高兴,她又找到了喜欢的人,但是大家对这个高应华都不了解。

今天这个小会开完后,出来的时候钱来来拉住了亦清清和王玲玲,把她们拽到了自己屋。

“梦雪这个对象谈的太突然了,咱们得帮她把把关!”一进屋,钱来来就说。

王玲玲悉心请教:“怎么把关?”

“这人平常不在村里,咱们也没有啥接触的机会,也不知他跟梦雪在一起是什么情形,元旦是个很珍贵的机会,咱们必须要仔细试探一下他的情况!”

钱来来义正严词的说。

“怎么试探?”亦清清问。

“问问他呗!”钱来来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问问他啥时候看上我们梦雪的,现在是啥情况呗!”

然后三人密谋了到时候要打听的消息。

亦清清觉得钱来来说的也有道理,虽然人家条件好,在城里边有工作,还当过兵,但确实还是得仔细看看人品,不然不放心!

亦清清也不敢完全相信原书中写的,亲眼看看比较好。

李梦雪和高应华相识的过程,亦清清倒是在金色大书上看清楚了。

这个高应华同志,对李梦雪开始起心思应该是在看望村长的时候,饭间聊起知青,听村长他们说才知道去年有两个知青回城了。

进而知道李梦雪之前那个对象不在这了,两人分手了,前头埋藏在心里的好感才慢慢冒了出来。

可能是书中的男女主,比较有缘分。

在高应华起心思之前,他们就偶遇了几次,不过在他起心思后的偶遇,特别是回村时候的偶遇,就都是蓄谋已久了。

在亦清清这个看书者看来,郑晓龙和高应华是两个类型,他们追求李梦雪的时候也是两种感觉。

前者恨不得把所有的喜欢都对李梦雪表现出来,很热烈,眼中只有她,一切他觉得是对她好的事儿,都会为她去做。

后者站在李梦雪的角度考虑的多一些。

追求的过程做的不是那么明显,两人的相处,一开始就跟普通朋友似的,也就是偶遇的次数多了些。

有时候打着探亲的借口和李梦雪在回乡的路上偶遇,快到村子的时候,也会跟她拉开一些距离,远远的目送她回知青点,在人前并未显得太过接近。

一切的亲近都恰到好处,所以李梦雪才感觉那么舒服,没有一点负担,并且都没有察觉他的心意,最近才水到渠成。

郑晓龙和高应华的喜欢可能难分上下,但在这其中,李梦雪的感受上显然是后者要更舒适一些。

比如确定关系后,有时免不了一起去城里她,到城里后说要独自去办事儿,郑晓龙会因为喜欢她,多跟她待一会儿,问她要去哪,他想陪着,李梦雪拒绝后才作罢。

但是高应华就在她说独自去办事儿后,就不会再多问了,只说办完事再一起回去。

等到了元旦前一天,李梦雪去接了高应华,偷偷摸摸的带着他从后门回了知青点。

李梦雪先进了屋,高应华很自然的帮她拍掉了头上和肩上的落雪,然后反手关上了门。

一看这动作,亦清清她们暗自点了点头,这动作做的太顺手了,看起来怪养眼的。

高应华面对六个人的打量,都没有半点局促,淡定的跟大家打了招呼:“你们好,我是高应华,是梦雪的对象。”

李梦雪又转而跟高应华介绍了大家。

这会儿大家都在准备上午的餐食呢,好歹这是小姐妹的男朋友第一次来,大家伙儿也不好意思让他干活,便让他去炕上坐会儿。

但是李梦雪过来帮忙的时候,高应华还是过来了。

亦清清给钱来来和王玲玲使眼色:试探啊,姐妹们!

钱来来王玲玲看了一眼高应华,都摇了摇头:你来!

亦清清:……

事到临头,前头想的要试探的话都没了,感觉怎么说都怪怪的。

而且高应华的表现虽然没有什么很出奇的地方,但却格外的从容自然,看着就是个稳妥的人。

此时金色大书上,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挺正常的,大半注意力都放在李梦雪身上,看起来是真的上心。

人稳妥,感情也真诚,那应该就错不了了。

算了终止行动吧!亦清清冲小姐妹使眼色。

钱来来和王玲玲齐齐松了一口气,主要这人是真挑不出毛病来,绝对不是她们怂了!

李梦雪全然不知她的小姐妹们曾经有过针对她男朋友的试探行动,还把她排除在外了。

这会儿她只觉得自己终于不是单身狗了,心里边踏实!

这回她可是深思熟虑了的,应当是不会出岔子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