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看房(2 / 2)

而且就在锣鼓巷,也太巧了点。

“不不不,我不能要!”袁安春第一次遇见这种送东西的,还没反应过来,就接住了,然后满脸抗拒,脸都涨红了,要还给他:“党教育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同志,你别让我犯错误!”

看得出他是一个有一腔热血,还没被社会腐蚀的有志青年,亦清清倒是很敬佩这样的人,不过这东西拿都拿出来了,断没有收回去的道理,更何况只是一把花生。

“袁同志,你的思想觉悟太令人敬佩了,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但是我这可不是让你犯错误,你看我一下子点了这么多房产,要你带我们去看,尤其是今天的红砖小筑,到时候怕是午饭都没着落了,你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我心中十分感激,怎么着也不能为着我们的事儿让你饿肚子,正好口袋里有这么几把花生,给你垫垫肚子也好,不然心里边真是过意不去!”

亦清清本来没想做这些的,但没想到铺子这么便宜的,要花掉她的预算,得看这么多房子,这下要麻烦人家带着跑差不多十处地方,还有一处在那么远的郊区,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琢磨着还是要感谢人家一下,这花生起个头,怎么着到时候也得请他吃个饭。

因为这买房看房她一毛钱的手续费都没出,人家办事员还得陪她跑这么三天,啥都不给,有点过意不去。

亦清清这么一说,袁安春便不再推辞了,主要她说的确实也是这个道理,红砖小筑太远了,中午可能吃不上饭,这一把花生也算是补偿了,虽然很少,但也是个心意。

其实他们这个岗位,外出看房的时候,车费是要来买卖房屋的人承担的,今儿跑的地方太偏僻,饭都吃不上,拿点花生是应该的。

只是强调:“除了车费,和耽误吃饭这点,别的我就不能要了!”

亦清清这次答应了:“行!这锣鼓巷大院子的事儿?”

“这大院子已经有人通过我同事订下了,只不过那人还没回帝都,我同事正在跑这事儿呢,房子暂时还没过户,但已经打电话说了要汇款来付定金了,所以册子上就没记录这个房子,就只记了红砖小筑和你前边点的金马街的那两栋挨着的临街两层小楼了。”袁安春说。

亦清清一听就明白了,袁同志的同事肯定就是贾同志了,通过贾同志订下的房子,还是四合院,不是李梦雪就有鬼了。

她这会儿还在东北呢,还能远程汇款付订金,之前和房管局的同事打好关系还真派上用场了。

发翻了翻金色大书,还真看到了昨天的新情节里有李梦雪到大队接电话的事儿。

也是三进的四合院,看描述的面积,估计格局和亦清清她们的差不了太多,但是售价一万五千块钱。

金色大书上写的,李梦雪手里的现金现在也就一万五千二百一十块钱了。

不过一听是三进四合院,保存的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没有租户矛盾,还是在锣鼓巷,她马上就决定先订下了,已经准备尽快回帝都来看房了。

亦清清当初说出去糊弄人的价格是一万块钱,比她这少了整整五千块钱,便宜出了一个半一进四合院了!

看着金色大书上,大金花同志肉痛哀嚎的描述,亦清清摸了摸鼻子,早知道她当初再多抱两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