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夏念安有另外的身份(2 / 2)

他们对夏念安也就更加的肃然起敬了。

“麻醉师,麻醉!”王远忠说。

麻醉师立即行动。

王远忠又吩咐助理配合开颅手术。

开颅以后,王远忠与夏念安一起做引血手术。

几个助理看到,夏念安动作娴熟又快捷,手法竟与王教授如出一辙。

他们一个个羡慕坏了。

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肯定还是个学生,竟然已经掌握了这样娴熟的手法,这看上去真的很像是身经百战做了无数台手术的样子啊!

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夏念安在国外的那几年,有时候一天三台手术,靠喝葡萄糖续命,她何止身经百战,简直是身经千战。

大师兄对她有多狠啊,恨不得把她当成机器人来用,有一次她刚刚结束了一台手术休息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大师兄又立即给她安排了另一台手术。

用大师兄的话说,天赋在真正的实战面前,都是花拳绣腿。

真正的剑客和武士,都是生死搏杀出来的。

那些在师门里练出来的剑客,扔到江湖里,也许拔剑出鞘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ko了。

为什么好的医院里的医生成长得更快?

除了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好的医院里患者多,医生会更加的忙碌,也会见识到更多的病症。

主刀医生每天的手术都会很满,做的手术多了,自然就更加娴熟。

用产科医生的话说,他们做剖腹产手术,就像划西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那几年,她长期手术,站得腿都变粗了,差点静脉曲张。

大师兄不安排她手术的时候,也是真的很好。亲自下厨给她做好吃的,会像朋友一样的与她天南海北的聊,也会对她说师父的梦想。

师父活到这个年纪,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徒弟可以超越他。

大师兄又叹着气说,他们几个都没办法在医术上超越师父,只有夏念安可以,因为她有天赋,又有他们给她提供各种机会,再加上她年轻。

拥有这么多的资源,她怎么能懈怠呢?

在国外的时候,一开始大师兄主刀,她给大师兄做助理。

后来,她考取了资格证书,拿到了行医资格,大师兄让她独自主刀。

历时三年,她从手术助理成长为世界知名的脑科第一刀joy。

之后又悄然消失。

她的名字依然享誉国际,尤其是西方国家。

她学成回国以后就悄悄回村了,用师父的话说,在国外是为了学习,学成之时就是回国之日。

医学不分国界,患者不分国界,我们的民族和血性,是分国界的。

大师兄这次回国,也是回来正式接师父的衣钵的。

大师兄的目标,成为杏林国手的新成员。

一个多小时以后,手术结束了,王远忠把缝合交给手术助理。

手术助理缝合完成以后,询问王远忠:“老师,可以转去病房了吗?”

“还有别的事情。”王远忠看了一眼几个助理,说道,“接下来的治疗,你们好好看,用心学,同样会受用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