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回家抱孙子去吧(2 / 2)

还别说,确实很甜,蜜一样甜。

众人都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外表平平无奇的东西,煮熟了后味道如此美味。

丰帝连吃了几块,李福上前劝阻:“陛下,林郎中说了,此物虽好,却不可贪多。”

折子上写的清清楚楚,吃多了烧心。

最最重要的是,产气多。

这万一……

维护陛下的颜面,是他这个大太监的职责所在。

丰帝有些不舍的放下叉子,众人一见,也跟着放下。

丰帝喝了口茶:“如何?”这番薯吃多了有些干有些噎。

威远侯:“极其美味!”

胡尚书:“……极其美味。”

众人:“……极其美味。”

虽然李尚书不待见林冉,也不相信这东西有那么高产,但是这番薯真的是深得他心。

他年纪大了,很多东西吃不动,这个番薯香甜软糯,与他来说正正好。

恰巧他又爱吃甜食,因此李尚书难得地大肆夸奖了一番,还很有意境地掉了会儿书袋,即兴做了一首赞美诗。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

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此诗摘自网络】

丰帝:“……好诗!”

众人:“……李尚书好文采!”

吃过了番薯,丰帝领着众大臣们商议番薯推广的事宜。

最后一致决定从新三府开始推广,扩展至整个大丰。

沈国公趁机提出:“陛下,棉花的种植是否也可推广种植?”

丰帝也在考虑这一事。

威远侯:“陛下,棉花防寒保暖,臣赞同沈国公所言,如此我大丰百姓吃饱穿暖就不愁了。”

……

林冉收到丰帝发布的任务时,正在田里盯着重新挖河渠的事情。

二河渠那边在希壬的错误领导下,几条河渠支渠都不合格,全部要重新修。

林冉不放心,亲自在这里巡查。

一边与边上休息的士兵百姓们道:“这种地啊,最重要的就是水。

咱们这水渠修好了,种地方便了,就能种出许许多多的高产粮食,到时候呢,家家户户有余粮,千万士兵能吃饱饭。”

“这水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咱们这水渠若不按照图纸严格兴修,将来发大水了,淹没了这一片田地,到时候得饿殍满地,就是人间惨剧了。”

林冉一边给他们乘茶汤:“先前是我识人不清,害得你们辛苦。”

一个小兵道:“大人说得什么话,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希壬温善可亲,于水利之事上一副很懂的样子,谁知道他内里是个草包,不怪您。”

希壬的底细没有透露出去,只说是他才艺不精,这才出了这么大个漏子。

不然西楼国探子都能插手本国大事,容易造成人心不稳。

人心一不稳,就容易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