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没落氏族(2 / 2)

“陛下,这位是李家分支,这支在先帝时期就没落了,如今与主支那边也少有往来。”

“这一家自太祖后家族子弟都不成器,没有一个会读书的苗子,自然也就没落了。”

“那位是......”

李福一边讲,丰帝一边看,越看越满意。

丰帝:“国子监那群掉书袋的,除了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礼乐射等等,让他们教农学,实在是在丢朕的脸。

到时候教出来一群之乎者也只知照着书上种庄稼的学子,没得耽误了我大丰农事。”

丰帝圈圈画画挑选出了二十个人,“这二十个人送到西北去,让林冉教。”

他觉得他以前都想差了,觉得他国子监的教授老师们都博学多才,没有不会的。

事实上,他被打脸了,他们于农事上的事情也就知道那么一两分吧。

其实也不能怪国子监的教授老师们,先不说他们大多出生于高门,自小就不了解农事。

只说平常百姓家培养一个读书人,那也是不会让他们沾染农事的。

毕竟在世人眼里,读书是一件高贵的事情,粗活累活不该读书人干。

李福:“是,陛下。”

国子监的农学堂被丰帝给暂时撤销了,满朝大臣们还以为丰帝终于妥协,也没有重视丰帝送往西北的人。

毕竟,西北那位林郎中,时不时的嚷叫着西北无人可用,陛下可是往西北送了好几批人了。

大家早已见怪不怪。

远在新南府的林冉还不知道她即将又要迎来一批学生,此刻正在和周允琛讨论新三府各地方官员。

周允琛:“甘田县新上任的这位县令是一个小氏族的子弟,为人虽有些高傲,不过有些能力。”

林冉从这一句话里抽丝剥茧,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家里送过来镀金的。

如今的西北,简直是一个大大的香饽饽。

跟着屯田司的步伐走,任满三年,大小有一批功劳。

而这个小氏族的子弟是怎么抢到这个位置的呢?

一句话总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林冉呢喃着:“为人高傲的氏族子弟,啧啧啧......就让徐礼彦去。”

周允琛笑看着她:“为什么让他去?”

林冉:“大家都是官家子弟嘛,有共同语言,徐礼彦怎么也能说得上话嘛。”

高傲的氏族们是看不起平民百姓的,初出社会,可别让她的学生们留下什么了不得的阴影。

这些可都是她费尽心思教出来的好学生呢,废了一个她都要心疼好久。

林冉又念叨着上面的人名:“这位王大人,听说是一个寒门子,让五妹去吧。”

“别让五妹去了,让土根去吧。”

林冉不明所以。

周允琛解释:“这位王大人虽说是寒门出身,不过为人比较古板,女子为官......”

林冉懂了,哼哼唧唧骂了几句,“女子为官怎么了?他还是女子生出来的呢,如此看不起女子,可是大不孝!

我要是王家老夫人,铁定一铲子打死这个不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