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勤农馆(2 / 2)

根据这些人的履历,再结合林冉各种折子上提到的人,一边看着一边念叨:“这个吴令治和孟士学......”

说实话,若不是林冉时常念叨她屯田司的下官们多么的尽忠职守,丰帝是根本不记得他们的。

当然,他也不知道二人长什么样子,不过这两个名字倒是有些熟悉。

负责送来档案的人正是吏部左侍郎赵卜凡,听得丰帝有些疑惑,立马为他解惑。

赵卜凡:“回禀陛下,此二人原为户部的司农官,曾协同过林郎中种植西瓜一事。

林郎中去西北的第二年,因西北缺人,此二人自请去了西北辅助林郎中。”

丰帝恍然:“如此,倒也不错。”

……

不管丰帝如何想要创建一个最高等级的农学院,这个事情还是被朝中的大臣们打下来了。

你想要创建最好的农学院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和国子监比肩。

国子监的学生们辛辛苦苦读书几十年,若是与一群几年出师的农学生平等,将天下寒窗苦读的学子们置于何地?

最后争论出的结果就是,农学院与太学相并,这还是丰帝以及一众皇党据理力争得来的。

直吵了大半个月才确定下来。

丰帝:“今修建大丰第一所农学院,名勤农馆。

命林冉为勤农馆馆长,主领勤农馆所有事务。”

底下一众大臣或羡慕或嫉妒或不满,短短不过一年的时间,这姓林的又往上升了一级。

周三爷和自家大哥走在一起,不由得苦笑:“青出于蓝胜于蓝。”

他干了这许多年,也堪堪是个六品小官。

威远侯突然停下步子,郑重且歉意道:“这些年,委屈你了。”

周三爷愣了一下,随后爽朗一笑:“大哥何必如此,我自小就知道该如何。”

他曾有过遗憾,也曾有过不甘,但是他能想的明白。

一个世家大族就像一棵大树,它不能永远都在释放它的青葱,它也需要休养生息,以释放出更加璀璨长盛的绿意。

周三爷看了眼身旁挺拔的威远侯,身姿依然如昨日笔挺,只是那发间不知何时藏了几根华发。

当年不过十几岁的大哥,就能舍得生死上战场杀敌,以求保护他和娘。

如今,他为什么不能为了这个家,而舍弃了自己的一身才华?

他愿意,非常愿意!

比起大哥,他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周三爷想到林冉付之一笑:“大哥的眼光真不错。”

二十出头的四品官,放眼整个朝堂也挑不出几个,而他周家,占据了两个。

威远侯也有了笑意:“是我周家之幸。”

有如此主母,他周家何愁不世世代代兴旺下去。

兄弟二人走出老远,许久,周三爷忽然道了一句:“啧……我也想去看看西北的壮丽辽阔了。”

威远侯愣了愣,尔后悠悠道:“年轻的时候,确实该出去走走。”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