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关于御驾亲征的反面教材(2 / 2)

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

满朝堂的文武百官也和丰帝一样。

忠实的皇党徐大学士这次都从头反对到尾。

为了阻止丰帝御驾亲征,他翻遍史书,查找出许多御驾亲征最后却翻车的典例,在朝堂上劝谏。

徐季客:“昔年周赵王伐楚全军覆没于汉水之滨。

汉祖讨伐匈奴沦为阶下囚。

前朝留帝朱真大战草原被生擒割地赔款大半江山。

再有魏云王西征薨于旅途中,魏国突失其主反被覆灭。

令大业隋帝东征古高国,三征三败,士气大减,四十万兵马败于辽东城下,十年后大业气数殆尽!”

徐季客一口气说了许多,反正就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丰帝听得脸都绿了。

这姓徐的是来唱衰他了吧?

以为他和那这个人一样吗?

丰帝的视线往下面一扫,期待着底下的大臣们跳出来反驳徐季客。

按照往常,这种情况是肯定有人要跳出来反驳徐季客的,但是今日朝堂异常安静。

底下也有人不服,比如那些武将就挺不服的。

历史上有很多御驾亲征的反面案例,但是也有很多御驾亲征的正面例子啊。

比如说能大大的增长士气。

当然,这当下,他们就算是心里再不服气,也不会站出来反驳的。

毕竟丰帝若是真的御驾亲征了,到时候出事,第一个被刀的就是站出来支持丰帝的人。

没看人威远侯都是一直在反对嘛。

丰帝的脸更绿了,绿中带着黑。

丰帝咬牙,开始为自己辩解。

也举了几个御驾亲征大胜归来的例子。

徐季客突然觉得,作为一个皇帝,读太多书也不太美妙。

他们做臣子的太难了。

礼部尚书出列劝谏:“御驾亲征,是以万乘之尊,驭百万之师,讲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扬我国威,虽远必诛。”

礼部尚书没胆子像徐季客那么直接,说的比较委婉。

言外之意,胜利了你皇帝就是丰功伟绩。

输了,你就差遗臭万年了。

当然,为了不丢脸到史记上,有些皇帝还会模糊这桩丑事。

沈国公出列反对:“凡亲征,必花大钱,造大势!”

言外之意,陛下,你的国库太空了,由不得你御驾亲征这一遭。

胡尚书的耳朵动了动,总算出列来反对丰帝。

这是他第一次出列反对丰帝御驾亲征,因为他知道满朝文武不会同意的。

现今沈国公提到了钱的问题,胡尚书觉得此事他最有发言权。

当然,他也没有傻到透露户部的家底,只虚虚实实说了一通,就是为了让丰帝打消这个惊悚的念头。

御驾亲征可不是简单的让皇帝在边关露个面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