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说服周忠,出山第一功(2 / 2)

不等大汉起身,许褚赶来,一脚踩在他背后。

噗嗤!

口中鲜血喷溅,大汉顷刻毙命。

一呼吸时间,许褚捏死一人,踩死一人,将堂中其他人彻底震住。

这样的猛人,从未见过!

两个保镖都死了,张林也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周忠看了一遍万秉的认罪书,吓得满身冷汗。

“这若为真,大祸将至!”

太平道遍布全国,人数多达数十万。

如今天下疾苦,若揭竿而起,必一呼百应。

腐朽的汉王朝,将为之动荡,乾坤变色!

“父亲,先斩张林,再将文书送往朝廷和刺史所在,让人早做准备。”

“张林和万秉一死,暗中之贼必知事情败露,恐会提前举事,报复我庐江之地。”

“当前速请命整兵,以作备战之需!”

周忠尚在惊愕之中,听到周野这番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儿子捡回一条命之后,整个人都有了许多变化。

见地之深,决策之快,让他都有些惊叹。

“张林当留活口,交于上方审问。”

“不可!”周野摇头,道:“如今局势,忠奸难辨。”

“如果张林上有勾结之人,倒打一耙,我们反受其害。”

“留着他太平贼也会来救,到时候自找麻烦,逼问口供之后,杀了自在。”

周忠思索再三,采纳了周野的意见。

同时,他派遣两路人马,一路将文书送到刺史巴祗处,另一路则直奔朝廷而去。

巴祗,字敬祖,为人清廉无比,是汉末少有的清官。

这家伙半夜喝酒不点头,来了客人掐了蜡烛招待,两人喝瞎酒说瞎话,活的跟阴差似得,成为清官美谈。

但,清廉是一回事,有能力又是一回事。

这种人谨慎抠门,而要对付即将爆发的黄巾,最好的预备措施就是扩军备战。

这都是烧钱的活计,要他舍得,估计够呛。

“此事事关重大,我需与叔父等人商讨。”周忠面色凝重道。

周忠父亲周景早已死去,如今周家之主是周景堂弟周震。

周震字乾南,虽不为官,却有鸿儒之名,乃是扬州名仕,享誉天下。

汉曾数次请他出山,但周震认为皇帝信宦官而轻士子,更开党锢,故坚决不出。

虽是布衣身份,但周震在士族之中地位极高。

“我儿有何打算?”周忠又问道。

“招兵买马,广交豪杰,借势而起,待到天下大乱之时,平定乾坤!”周野道。

周忠目光一振,道:“你能有如此志向,为父心中甚慰,只是此非易事,危险重重,亦多加小心。”

“招兵买马,更为上头所顾忌,稍有不慎,便会被扣上反贼名头。”

说到此,周忠不由一叹:“陛下兴党锢之祸,对天下士族打压甚严,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为好。”

东汉末年,士族影响力不断扩大,乃至于左右朝纲。

为了打压士族力量,汉灵帝发动党锢之禁,导致大批士族锒铛入狱,许多人无法为官。

周野一笑,道:“父亲放心,要不了多久,陛下便会解开党锢。”

“何以见得!”周忠声音拔高,惊色更浓。

党锢持续多年,让天下士族苦不堪言。

一解党锢,整个天下局势都将随之而变,岂是轻易之事?

“父亲您想,若太平作乱,谁人来平定天下乱局?朝廷之内的那些宦官,除了取乐于上,有这本事吗?”

“陛下要天下安定,必须依靠士族之力,所以我敢断定,党锢必解!”

周野一番话,将周忠震住。

良久,他深深的看了周野一眼:“愧为人父,竟不知我儿胸中有如此韬略。”

“那你自己多加小心,张林万秉之事,我将向上禀明,以此为你出山第一功!”

有了庐江周家的影响力帮助,对于周野而言大大有利。

率先发现太平之祸,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