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封六王分十三州,驱五雄败冠军侯(2 / 2)

山火彻底失控,一时也没法扑灭。

直到两日后下雨,火焰才渐熄。

大好人鲁肃,第一时间跑了过来:慰(da)问(tan)曹(xiao)军(xi)

得知夏侯惇死里逃生,鲁肃长出一口气:“上(gou)天(ming)垂(zhen)怜(尼玛大)!”

留下火伤药后,鲁肃拍拍屁股就走了。

诸将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

曹昂思报复一事,被董昭劝阻:“不可冲动,速报主公!”

曹昂想起夏侯惇就是不听劝告,结果差点命都没了。

当时立即清醒下来:“早已传信父亲,只等他回话!”

“这周瑜确实不好对付,他的威胁尤胜袁绍!”

董昭点头:“袁绍已是末路,已是褪去爪牙的老虎,哪还有何威胁可言?”

曹操去打袁绍,也不是拔除威胁,而是要张口吃肉。

另外一头,周瑜从鲁肃那得知夏侯惇未死,也是惋惜无比。

“若能烧死夏侯惇,等同于断曹操一臂!”

平原,黄河以南,高唐一带。

曹操与张松两军隔黄河对峙。

得知身后传来的消息,曹操一阵心惊肉跳。

“幸好元让无事!”

这时候,曹操没有急着去怪罪夏侯惇,而是第一时间写信去安抚他。

并且嘱咐夏侯惇:“除袁绍迫在眉睫,孙氏一事暂可搁置,有仇留待时机再报。”

但他还是严格重复:守!一定要守好,不要主动出击,避免中计。

“周瑜小儿颇有手段啊。”

“重挫主力,又踏足入泰山,这小子所图不小!”

荀攸点头,道:“幸好孙伯符已不在,不然后果会更严重。”

孙策不在,孙氏内部分化,力量有限。

如果他在,那周瑜等人可以两面出击:一面打泰山扫兖州;一面强逼曹操身后,直取曹操本人!

“徐琨、孙辅、孙贲、程普几人,都是孙文台孙伯符时的老人,担任大将之位。”

“但他们手中人手有限,加上留守之军,也不过五六万人。”

“严加防守,周瑜也难占到便宜。”

总兵力五六万,地方上要守,防备大族搞事;北海前线也要守,防止曹昂反打。

能够用来出击的人马,能有多少人呢?

夏侯惇即便折损一万精骑,留下的机动主力,依旧占据着兵力优势。

替曹操分析完后方局势之后,荀攸又指出了曹操的主要目标:“张松随时可以开黄河之关,此刻袁绍必两股战战,利用他说降袁绍势力,才是当务之急!”

闻言,曹操皱眉,道:“袁本初虽屡败,但要他投降,绝非易事。”

袁绍不是袁术,袁术是个十足的纨绔。

袁绍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大,但他做人的底线,比起袁术可要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这件事也一直在操作争取,毕竟完全吞下袁绍残余势力,还是非常香的。

“既然如此,那就放弃招降,让张松让开黄河,直接杀过去!”曹操大袖一挥。

就在他决断时,一人出列:“主公,我有一计,可利用袁绍,以成将来天下之局!”

曹操循声望去,说话之人,乃是毛玠。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

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提出者,是前期帮曹操指明方向,或说奠定霸业的重要战略谋士。

曹操来了兴趣,转过身来:“孝先有何良策?”

“封六王分十三州,驱五雄败冠军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