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你要是这么聊天就小心没朋友。(2 / 2)

何立想了一下,挺直了腰板“风总,我觉得大夏直播公司从第五到第一百名,咱们只要都收购了,就差不多能完成你的目标了。”

“这就对了,给我一个具体时间,我要向蒋总汇报。”王世风欣慰的点点头。

“嗯,这个要看预算了,我粗略算了一下,这95家公司,只要给我两百亿,最迟两个月时间,我就能完成收购。”何立搓了搓手,第一次掌控这么大的预算,想想还真是有点小兴奋。

王世风静静的看着何立,笑着摇摇头“没有。”

“什么没有?”何立疑惑。

“预算没有。”王世风说道。

“没预算你让我收购什么公司!”何立怒喝。

“没预算怎么不能收购了,你看我不就收购了星河传媒15%的股份?”王世风满脸自信的说道。

“呵呵。”何立冷笑。

“蒋总一年给你开几十万年薪,你连这点小事情都处理不好吗?”王世风摇头表示失望。

“我要是能处理好这点儿小事儿,就不会在这儿拿蒋总的几十万年薪了。”何立继续冷笑。

“你说的有道理。”王世风摸了摸鼻子“那这样,这事儿20亿你能不能办?”

“风总,拿多少钱办多大事儿。”何立叹息道。

“何总,你是知道的,直播行业利润有多低,抛去交税,一年200亿的流水,实际利润可能就只有2亿,我把这两百亿给你,100年后你才能赚回来,但是100年后有没有直播行业还不知道呢,所以你觉得这笔钱,蒋总能批吗?”王世风叹息道。

直播机构的收益率算是所有传媒行业里最低的了。

100块钱的收益,平台拿走50%,主播拿走40%,机构只能拿10%,还要负责一些实际成本开销,抛去这些,实际利润也就5%左右。

而且流水越多,直播机构的利润越低,因为缴税越多。

所以星河传媒年营收百亿,已经算是直播行业的异类了,正常直播机构的规模就维持在30亿左右就是极限了。

星河传媒的直播部是因为蒋芸需要现金流水来支撑她的金融模式,而并不是靠着它盈利。

真正盈利的还是影视部,比如《忠犬八筒》47亿票房,去掉院线分成,公司投资纯利润就高达25亿。

而公司想靠着直播赚到25亿,那流水可能要做到上千亿了。

所以直播机构,从来没有大型投资商。

赚个零花钱还行,想要靠着直播机构上市赚钱,基本上没有可行性。

这个回报率真正的大风投看不上。

但是主播确实赚钱。

而且相对比艺人,主播在公司机构的话语权更重一些。

因为直播机构是依赖大主播来赚钱的,娱乐公司则是通过控制艺人来赚钱,两者虽然都是要饭,但一个是站着偶尔还能砸饭碗,另外一个真的是跪着。

“您也知道这笔投资不合理,那您这不是为难我吗,说真的,这笔钱投在直播部,我觉得甚至都不如投到其他部门。”何立也摊手表示无奈。

“何总,我们做事业,不能只是为了钱。”王世风沉声道。

“那投资到【千古情】上吧,为了华夏文明传承做贡献。”何立点头表示认同。

“我需要这些主播和粉丝之间的强关系来降低推广成本。”王世风觉得何立不像以前那么好忽悠了,这让他很难过。

很多价值是无形的,比如直播行业虽然不赚钱,但是如果掌握十几万主播资源,即便这个主播每个人能够影响到10个粉丝,强关联的那种,而不是微薄上那些墙头草。

那么不管未来星河传媒想要推广什么,都会出现矩阵效应。

甚至可以扭转现在几大流量平台对流量的把控,建立新的流量阵地。

目前社会发展对于流量认知还处于公域流量的认知,但是未来还是属于私域流量的天下。

而私域流量,拼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主播这种形式,是相对划算的。

“那就先用20亿来试试能做到什么地步吧。”何立见王世风不再开玩笑,点点头先答应了下来。

“何总,谈判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的优势。”王世风笑了笑。

“优势?”何立微微挑眉。

“我们是娱乐公司,我们有公域流量背书,你知道顶级主播为什么不如顶级艺人吗?”王世风笑问道。

“这,可能是因为主播的专业门槛低,而且只能提供情绪价值无法提供作品吧。”何立思索了一下。

“你觉得夏梦瑶能提供这些东西给粉丝?”王世风哑然失笑。

你要是这么聊天就小心没朋友。

何立无言以对。

“说白了,就是因为阶级认知,说白了,两者都是公众人物,我做主播的时候,场均百万观看,是夏梦瑶没办法达到的,能为了看她走近电影院的,有几十万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假设我和夏梦瑶在一起,大众还是会觉得,我高攀她了,她下嫁我了,这就是职业光环背后的价值错觉。

因为直播是新兴行业,大众会低估它的价值,娱乐是传统行业,大众会高估它的价值,两者之间的价值认知差异,将会是一座金山。”王世风认真的解释道。

何立听后大为震撼,瞪着眼睛问道。

“你和夏梦瑶在一起了?!蒋总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