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她是懂未来的(2 / 2)

而且最气人的是,这些演员在郑秋眼中来看,根本不具备‘火’的特征。

一个个中年油腻大叔不说,连女演员长相都没有什么特色。

这群人能火起来,完全是靠着剧本和演技烘托。

但偏偏编剧是王世风....这让郑秋很绝望。

但凡换一个人,郑秋就算花上几千万违约金,也会把人挖过来。

提到挖人,他又开始肉疼了。

吕晨凭借《药神》男二角色,几乎一战封神,如果不是提前用手段防止他们参加国内各大电影节。

估计今年各大奖项都被这些人给包揽了。

到时候星河才真是名利双收,势不可挡。

郑秋一边心中算计,一边浏览秘书发过来的资料。

又是一群新人...又是一群长相不及格的新人!

而且男演员甚至可以用...普通又屌丝来形容。

女演员倒是还好,至少看得过眼,但也不是那种一眼美女类型。

这种要颜值没颜值,要名气没名气的配置,凭什么上星?

湘南和岭南卫视是不是收钱了?

而且剧本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啊,都市情景/爱情剧。

也很普通啊。

哦,这几部乡村题材倒真是很不普通,辣眼睛那种。

凭什么啊?

郑秋想不通,尤其是看到这几部首播收视率竟然还不错,他就更不懂了。

“今年观众的审美变化这么大吗?不流行审美,又流行审丑了?”郑秋看完资料后,有些茫然的问助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最近星河出品太火了?毕竟三部电影好评。”秘书讪笑道。

“我们拍了十几年电影,还抵不过他们三部?”郑秋冷笑一声。

“老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观众都是容易上头的,而且星河这次属于趁热打铁中,也许过两天收视率回落,就看清真伪了。”秘书连忙解释道。

“你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郑秋点点头“不合作就不合作吧,又不是靠着这两家活着,改和鹏城和湘北合作。”

这两家卫视虽然收视率不稳定,但是如果有好作品,一样舍得花钱宣传。

“好,我这就去联系。”秘书领命。

郑秋继续研究着星河的几部剧,带着好奇的心态点开《马大帅》,想要看看有多土。

不知不觉,等郑秋笑的被口水呛到时才反应过来,两集时间过去了。

这种垃圾东西竟然浪费了老子一个多小时?!

还真是土到极致啊,从演员到画面,都堪称写实级别的土气!

把偏远山村小城的那种落魄拍的也太真实了吧。

连个滤镜都不加,你们是在拍纪录片吗?

郑秋甚至都不知如何吐槽。

但是一查收视率吓了一跳,17%!

了视的17%?那岂不是该看的都看了?

郑秋开始挠头。

他和了视也是多年合作伙伴,怎么从来不知道,他们喜欢这个类型?

他们不是喜欢都市白领剧吗?

“郑总,湘北愿意招标,但是只招标一部,鹏城那边说要过段时间给我们回复。”秘书谨慎的汇报道。

“原因。”郑秋还没有从疑惑中回过神。

“他们没说,但是我问了一些朋友,好像所有卫视,都在等星河的剧,因为星河一个星期后,会再上15部剧。”秘书的语气也充满了不确定。

“15部?”郑秋眨了眨眼“再上十五部?四月份?”

“是的,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每个季度都是上15部。”秘书点点头。

“所以他们在年会上的那‘666’目标,并不是在吹牛,甚至已经快完成了是吗?”郑秋脸色阴沉似水。

年会上王世风喊了‘666’的目标,被影视圈嘲笑了很久。

但是没想到才三个月过去,在电视剧方面,就已经快完成了,60000分钟,1500集,37部电视剧。

他们马上就要上30部了。

这才刚开年啊。

“他们这么拍,真的不怕亏本吗?哦,他们的成本很低,真恶心啊,劣币驱逐良币是吧。”郑秋怒极而笑。

花纳天宇每年正常也会出品40多部电视剧,其中会有15部卫视合作,投资均价在3亿左右的大制作,剩下基本也都是几千万的成本。

这样每年最少都要顶着80亿左右的成本压力。

但是以目前星河这个剧组配置,他们40部电影,最多也就十个亿的成本。

虽然看上起产量差不多,但是成本差距天擦地别!

更可气的是这么低廉的成本,竟然能上星...

这比小成本电影票房赚一百倍的难度大多了。

凭什么那些卫视的人凭什么敢这么赌?

不对,这些观众们怎么回事儿?竟然真的爱看这些小成本制作?

“查,去查卫视购买星河电视剧的原因,这里面一定有大问题。”郑秋冷声道。

“好。”秘书连忙离开。

秘书离开后,郑秋再次开始对比数据情况寻找原因。

但是算着算着,郑秋突然冒出来一个奇怪的想法。

要不,自己也试试大量采用素人演员和新人导演编剧试试?

如果一部纯新剧成本,按照每集50万来算,一部剧两千万预算就可以。

那么改变一些今年的策略。砍掉一半的大制作,能够省下20亿的预算。

可以支撑100部电视剧,就算百分之一的机会,一部火了,很大概率就能收回成本了。

啧,量变产生质变。

啊,原来还能这样。

郑秋突然恍然大悟。

也许真的该换个玩儿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