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拉开序幕(2 / 2)

也就偶尔在人们的嘴里听到一句两句感叹:可惜了那么个大美人了。

大缙朝每逢初一十五有大朝会,大朝会要求京官五品以上官员参加。

每逢这时候,宣平帝就是想偷也没得。

十五日这日的大朝会,谢湛作为起居舍人,坐在殿下螭首一侧,铺开纸张,准备记录朝堂奏对。

今日难得一见的武阳王居然上朝了。

宗正卿因为管理的是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以及守护皇陵事务,一般朝政并不涉及,所以通常也不上朝。

等君臣处理好日常事务,武阳王就出列启奏:“皇上年过不惑,膝下犹自空虚,为确保江山后继有人,臣奏请皇上尽快过继嗣子。”

宫里将近二十年都没再见到孩子的影子了,朝臣们早就歇了让皇上努努力,再生一个的念头。

关于过继,这个问题从多年前就有人提起,被宣平帝屡次推诿过去。后来向过继益阳王府的孩子,大长公主以及很多宗亲大臣又不答应,就一直搁置。

但是随着宣平帝年龄渐增,这个问题避无可避。

裴相附和武阳王道:“皇上如今尚且年富力强,孩子过继过来,尚且有精力带在身边教导,臣赞同王爷的提议,请皇上以江山为重,尽快过继子嗣。”

“臣附议。”严相没有多说,就这一句。

“臣附议。”崔相同样道。

“臣附议。”

大殿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声。

成峰跟随着人群附和,目光探究的投在了严相身上。这么多年了,严相对于过继嗣子这个提议,从来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不积极也不反对。

这让成峰一直看不明白他的想法。

这个问题避无可避,宣平帝自然也知道自己一年一年的老去,这江山迟早要有人继承,挑选嗣子势在必行。

宣平帝抬抬手,“既然众卿都认为到了过继子嗣的时候,那就照大家所说的办吧。益阳王叔嫡长孙家那孩子,也快满百日了吧,明日就抱进宫来养吧。”

“皇上,嗣子人选是不是再考虑考虑?”礼部尚书王大人开口反对,“益阳王爷曾孙不满百日,还没站稳脚跟。若要过继,还是要选择年龄稍微大点的合适,一来不易夭折,二来也容易教导。臣请皇上再仔细考虑考虑。”

其实谁都知道益阳王一家子没个脑子清醒的,担心那孩子不聪明,将来霍乱朝纲。

但这话不好说,只能从孩子年幼上说事。

成峰看一眼御史大夫张大人,使了个眼色。

张大人立即出言反驳:“王大人这话不对,年龄大点的孩子已经定性,有什么毛病很难再掰过来。但年龄小点的就是一张白纸,好好教导,未尝不能成为一代明君。”

ps:下一章稍微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