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严朝的策略(2 / 2)

山河志 阿刀 1825 字 5个月前

“严朝,喊我‘小严’也行。坐下聊吧,我听几个朋友说,你们黄龙也想急于求发展。昨晚我大体研究了一下,感觉黄龙县未来的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严朝笑得很温和,金耳钉闪闪发光,活像是青春偶像剧里的主角,长发打理的一丝不苟。

“严总,您真这么想?”刘建设这几天都急出病了,没人看好黄龙,没人愿意投资。今天突然有这么个大企业家,对黄龙有所赞赏,他能不激动吗?

严朝轻摆着戴金戒指的手,依然面色温和地笑说:“黄龙的鲁矿,就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黄龙港,就是打开外部经济大门的钥匙。在这两点上,我觉得有许多的经济设想可以实现。”

听到这话,刘建设却微微叹息道:“鲁矿镇都是民营企业,是在很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我们上级不太好干预。要针对鲁矿进行改革,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这点刘建设并没有隐瞒,当初就是为了鲁矿镇的维稳工作,上级才给鲁矿镇下了指示,让当地大大小小的势力团体,成立正规公司,纳入司法监管范围。不然那些土匪般的村民,整天打来打去,也没个正经职业和收入,是黄龙县极为头疼的一个问题。

后来,自打各团体都成立公司之后,打架、闹事、抢矿的行为就少了,司法监管也到位了,不是说这个矿抢过去就是你的,它开始有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了。

黄龙县的领导,就是用了这样一个方法,才让鲁矿镇彻底稳定了下来。但如果上级介入鲁矿各企业的经营,甚至收归国有,这是不现实的,后续带来的影响太大,那些人一旦闹起来,这届领导班子都得跟着遭殃。

鲁矿就是个炸药桶,谁也没胆量去搅合!只要他们不闹事,能遵纪守法的纳税,刘建设就已经烧高香了。

倒是严朝依旧摆手说:“老刘,我指的不是矿产开发,而是开发出来的矿产如何运作,才能让黄龙县,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何通过矿产这一条线,来创造出一整套的产业模式出来。别人为什么不愿去黄龙投资?因为你们没有模式,没有拳头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大企业,给黄龙的经济赋能,又怎么能吸纳别的产业流入呢?”

这话直接说到了刘建设的心坎里,“大企业赋能”,就是厦州经济发展的模式,他头两天考察,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策略。

“严总,你们明康集团愿意来我们黄龙投资吗?我们要地有地,要政策有政策,只要你们愿意给黄龙经济赋能,把产业迁过去,我们会给予明康最大的优惠条件!”刘建设迫不及待道。

“老刘,明康做得是中高端制造产业,就算我们迁过去,那下游产业链你们也没有配套。您说这样的窘境,我们能投资吗?”

刘建设瞬间萎靡道:“也是啊!是我想多了,经济发展哪是一拍脑门子的事?”

严朝却依旧不紧不慢,转着手上的金戒指笑道:“我看了一下,黄龙有个高王工业,跟我们明康集团的业务还算搭界,而且目前的南方市场,对于型材的需求量很大。你们何不把高王工业发展成一个大企业,全力供给南方市场呢?”

“这…能行吗?”刘建设深皱着眉问。

“当然可以,型材、配件,只要高王工业的产品质量没问题,我们明康集团会第一个采购。而且不仅仅明康,如果高王工业能生产,我回头就能跟圈子里的朋友联系,给他们大批量的订单!”

顿了顿,严朝继续又说:“高王工业这台大机器一旦运转起来,生产的产品多样化、特色化之后,势必就会有配套企业,入驻黄龙与高王工业协同发展。但前提是高王工业一定要扩大,门类要多样。有了这些打底,明康也好,其它企业也罢,才有信心去深耕鲁矿这个天然的资源宝库。产业合力一旦形成,鲁矿的资源不就能发挥到极致了吗?”

这高人说话,真的是一点就透!不等刘建设回话,严朝继续说:“黄龙还有天然良港,如果他们能开辟出朝南的海运航线,那么黄龙产品的运输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如果黄龙港没钱开发,我可以给找资金入股,把黄龙港开发成为全国性的货运港口。”

“运输的线路有了,拳头企业也有了,你们解决了从原料到低端产业链的配套,那我们这些中高端的企业,还有理由不入驻黄龙吗?”严朝的眼睛闪着光亮,他的段位和高度,绝不是曾经的陈飞可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