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只能听我的话(1 / 2)

辞凤阙君辞应无臣 锦凰 1844 字 10个月前

君辞走了,县令满怀忐忑去见了刺史府派来的长史,他极力遏制住心中的惊涛骇浪,强自镇定地听完长史的吩咐。

        内容与君辞所说别无二致,若非知晓君辞与刺史府水火不容,他都要怀疑这双方是联手来坑害他!

        他自己是什么身份自己心里清楚,莫要说联手,这双方随意一方都能捏死他如捏死一直蝼蚁,何须大费周章联手?

        长史对他晓以利害,半是劝说半是威胁,让他想法子将君辞身侧的云吉三兄妹骗到县衙拿下,从其手中拿到对君辞不利的口供,他们才好借机发难。

        县令不是个多么聪明之人,若是长史先来,他一心投靠着朱刺史,指不定就应了下来。

        “使君。”县令小心翼翼觑着长史,“秦岭寨之人都是硬骨头,若他们不肯反咬君都尉,我们要如何收场?”

        “硬骨头?”长史不屑冷笑,“当真是硬骨头,此时就不会跟在君家小丫头身侧!”

        能被一个小丫头收服,还能称得上硬骨头么?

        吃软怕硬罢了!

        在长史看来,能够轻易屈服君辞,那么落入他们手中也应当会很识趣。

        “使君。”县令仍旧是有些顾虑,“君都尉乃是军中将领,三人便是攀咬,亦要上呈朝廷,如此耽误,只怕变数不小。这君都尉能短短一日降服秦岭寨,不容小觑。”

        长史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放心,刺史自有安排,绝不会令君家小丫头有翻身之余地。”

        一股凉意爬上背脊,县令忍不住问,“使君可否告知,如何对付君都尉?”

        长史却没有告诉他,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该问的莫要多问。”

        几乎是一瞬间,县令的心坠入冰窖,冷得他只觉得搭在肩膀上的手是从地狱里伸出来的索命爪,他陪着笑脸:“下官明白了。”

        彻底明白了,刺史府的如意算盘,正如君辞所料,让他把人引到县衙,再杀了他嫁祸给云吉等人,由始至终刺史不会用拆穿云吉三人身份来对君辞发难。

        扯不清,又耗时耗力,只有认可了云吉三人是中护军,而中护军杀了朝廷命官,作为上峰的朱刺史,才能迅速出击,对君辞光明正大下杀手。

        好一个一箭数雕!

        在长史和朱刺史眼里,县令胜在挺乖识时务,只有一点小聪明,压根想不到他们真正的心思,这些年一心认为自己是朱刺史的心腹,见县令应下,便心满意足离开了县衙。

        另一边,君辞回到了驿站,迎来了赵醇等人。

        “将军,县令会听您的话行事么?”赵醇还是有点担忧。

        整个计划,君辞没有瞒着他们。

        “他想活命,就只能听我的话。”君辞完全不担心县令这个时候会有别的选择,他已经是朱刺史的棋子。

        秦岭寨投靠了自己,这些年朱刺史遥控秦岭寨,做了多少事情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没有出面,但他派了县令出面,县令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只要不蠢,总有一些对朱刺史不利的把柄。

        “只管依计行事。”君辞挥了挥手就回了自己的卧房。

        去了笔墨纸砚,准备修书一封给应无臣。

        把朱刺史的死讯传给应无臣,在君辞眼里,朱刺史已经是个死人。

        周晔死了,现在周晔的女婿,朱刺史也死了,周氏大房的半边天差不多就垮了。

        都是聪明人,用不着多说,应无臣就应该明白她的意思,瞅准时机再将周氏大房另外一个身居高位还得用之人也暗杀,整个周氏人人都好好的,唯独大房倒霉,足够周氏内部人心浮动,互相猜忌。

        只需要稍加挑拨,就能令庞大的周氏从内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