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5章 苟且偷生(2 / 2)

        窗外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城楼内温暖如春、火锅沸腾,两人就着火锅一口肉、一口菜、一口酒,擦着汗大呼过瘾。

        一壶酒饮尽,李泰酒意正酣,便又启开一坛子美酒,一旁的亲兵赶紧上前捧着酒坛子注入酒壶,又为两人斟酒。

        李泰纠结半晌,又闷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道:“让本王再想一想……”

        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

        前往洛阳“就食”乃是必然。

        魏王李泰这才转忧为喜,主动敬了房俊一杯,笑道:“若非怕死,本王还真想去担任这个洛阳留守,当初大兴、洛阳两城的建造皆出自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设计精妙、结构严谨,可谓天下城池建造之典范。本王自诩对建筑学问有所精通,曾经对建筑之学有所研究,府中还收藏有宇文恺的《东都图记》《明堂图议》等书籍,如今有机会学以致用,当为人生乐事。”

        迟早是要出宫的。

        随着帝国越来越兴盛,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长安,漕运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后的结果都是粮食匮乏。

        汉朝最为鼎盛之时,长安城的人口有三十万,加上周边因为“陵邑制度”迁徙而来的人口,总数应该接近百万;而现在的长安城,单只是户籍人口就已经达到百万之巨,再加上周边人口以及流动人口,总数抵近两百万。

        房俊自是免不了嘲讽:“想当年魏王殿下胸怀大志、气冲霄汉,从不将天下英雄放在眼内,想不到时至今日居然这般贪生怕死,区区屑小也能吓得殿下魂不附体、心胆俱裂,当真可悲。”

        更何况当初争储是太宗皇帝所默许的,等闲谁敢对他下黑手?

        现在形势却是迥然有异,想要干掉他嫁祸给李承乾的不知凡几,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不慎被贼人得手,他岂不冤枉?

        两人碰杯饮酒,房俊颔首道:“既然殿下如此胆小,那微臣自能袖手旁观?调十艘炮舰停泊于孟津渡,另有一伙火枪兵随同殿下行动,与殿下的禁卫一道护卫殿下安全,如何?”

        房俊咽下口中羊肉,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汗,不以为然道:“且不说隋炀帝那是根本不敢在关中待着,唯恐半夜关陇门阀给谋朝篡位,单只是说现在,随着战后重建、抽调天下各地官员补充中枢,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一个人口暴增时期,关中已经不堪重负,漕运跟不上,不得不开辟另外一个陪都来分担长安的压力,营建洛阳势在必行。”

        汉朝之时正是关中水量丰沛、土壤肥沃,粮食产量居高不下,而经过长达七八百年的耕作、开发,关中的土壤已经逐渐贫瘠,所产出的粮食只能供应少部分人口,绝大多数的粮食都依赖于漕运。

        自晋王起兵以来,魏王府上下便全部被接入宫内,直至现在仍未出宫,说是陛下防备他也好、保护他也罢,总之这种状态形同圈禁。可问题在于即便丧失了人身自由,想要与房俊喝点小酒都得在这内重门城楼之内,但是安全啊!

        唐时的长安,不同于汉时的长安。

        而皇权争夺从来都不会停止,没有十几二十年不可能将宗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难道他就得在太极宫内待上二十年?

        没错,雄才大略的李二陛下对嫡长女居然会有“尊重”这种情绪,由此可见长乐公主的地位……

        房俊有些无语:“你们跟我要什么交代?只要皇家允许,我马上下聘娶长乐殿下过门儿。”

        并非他不愿意给长乐公主一个名分,一则长乐公主自己觉得尴尬不愿意,再则宗室也不允许出现这种两位公主共侍一夫之事发生,暗地里苟且无所谓,但摆在明面上绝对不行。

        李泰极其不满,瞪眼怒道:“你是男人,既然招惹了,那自然就得你想办法才行!再者说来,晋阳又是怎么回事儿?”

        房俊啧啧嘴,觉得自己很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