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抵达沙里(2 / 2)

就在刚刚法尔杜斯特突然想起巴列维说的土地政策,不就是德黑兰帝国监察局监狱里面关着的那些社会革命家经常用来‘蛊惑’民众的土地革命吗?

巴列维很清楚自己的立场,给伊朗的无地农民分发土地并不是巴列维想要拥抱社会主义,巴列维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

“哈哈。”巴列维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和法尔杜斯特诉说。

法尔杜斯特虽然从小就作为巴列维的伴读,但他接受更多的是军事和保卫方面的教育,政治方面法尔杜斯特很少涉及。

不管是礼萨汗还是法尔杜斯特的家族都不希望法尔杜斯特涉足政治,对于法尔杜斯特这样的内臣来说最忌讳的就是牵扯到政治。

法尔杜斯特和巴列维一同上学并不是想要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是要培养巴列维对法尔杜斯特的信任。

事实也是如此,靠着巴列维心腹伴读的身份法尔杜斯特以二十三岁的年龄被巴任命为帝国监察局局长。

法尔杜斯特看巴列维不愿意继续和自己说,又重新闭上嘴安静的站在车厢里面。

巴列维侧过头看向车厢窗外的景色,巴列维的专列已经进入了马赞达兰省境内。

窗外的景色和德黑兰的完全不一样,茂密的树林、水嫩的野草从巴列维的眼前划过。

虽然马赞达兰省离德黑兰很近,但这是巴列维第一次来到马赞达兰省,她有一种不同于中东地区的独特的美。

巴列维在这里找到前世江南家乡的感觉,熟悉的景象让巴列维对这个自己才第一次来到的马赞达兰省充满了好感。

里海沿岸平原是造物主送给伊朗最好的礼物,这里有中东乃至西亚地区最为肥沃的土地,这里的地底下还蕴藏着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石油。

火车驶出厄尔布尔士山脉,广阔的平原映照在巴列维眼帘上,种满作物的耕田在这片平原上整齐的排列着。

伊朗的里海沿岸平原上一个狭长的平原,其最狭窄的地方只有区区几公里宽。

巴列维此行的目的——马赞达兰省首府沙里,坐落在伊朗里海沿岸平原的一个较为宽广的平原上。

沙里是礼萨汗所修建的伊朗纵贯铁路最北边的起始站,从这里发车的火车经过德黑兰可以一直向南行驶到伊朗最南边的波斯湾沿岸。

巴列维的专列进入沙里的火车站,透过车窗玻璃巴列维可以清除的看到在站台上等待的当地官员。

巴列维对于这种自己每到一处地方,当地的官员都会丢下手上的工作来迎接自己的行为很不喜欢。

但要是当地的官员真没有亲自来迎接,那巴列维就更不喜欢了!

火车停稳,随车的皇家卫队和帝国监察局的特务迅速下车接管车站的防务。

在确定车站安全没有危险后,巴列维才带着法尔杜斯特在几个近卫的拥簇下走下火车。

巴列维简单的和当地官员交流后,就坐上车前往礼萨汗建在马赞达兰省的行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