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伊苏协议(2 / 2)

莫斯科战线的苏联红军已经对德军展开了反攻,糜烂的补给、莫斯科地区冬天的严寒和苏联红军的绝地反击迫使逼近莫斯科的德军败退。

随着前线苏联红军击退德军的战报一起传回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还有苏联红军补给不足的消息。

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攻势将苏联积攒到现在的武器弹药消耗一空;大量的伤员从前线涌入后方的医院,让苏联的药品变得更加紧急。

李维诺夫到达德黑兰的第二天,莫斯科催促其同伊朗政府展开谈判的电报就发往了苏联驻德黑兰大使馆。

英国交付给伊朗的生产线重新在德黑兰回复生产,并且英国转移到伊朗的这批生产线生产的武器弹药已经开始供应正在北非战场作战的盟军部队。

伊朗生产的这些武器弹药虽然对于整个战场上苏联红军的消耗来说杯水车薪,但也足够满足十几个苏联师的消耗。

最主要的是伊朗离苏联近相对于英国和美国来说,伊朗生产的这批物资可以快速的运送给前线的苏联红军。

萨巴赫见苏联人沉不住气找上门来,也没有推辞迅速开始同苏联人展开谈判。

第一天的谈判中,李维诺夫就向萨巴赫提出苏联的要求:苏联希望伊朗可以向其援助弹药、粮食、石油、青霉素等苏联迫切需要的物资。

作为回报苏联会向伊朗提供原材料、木材以及一部分伊朗先前提出的所需要的民用生产技术。

李维诺夫的报价萨巴赫自然不可能同意。

研究成功青霉素量产的伊朗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再加上伊朗新增加的军火生产线以及即将又增加的生产线。

英国人在见识到了在伊朗生产武器弹药的好处后,向伊朗政府表示英国政府将会继续向伊朗转移部分军火生产线。

伊朗对北非战场的补给,极大的缓解了英国人的补给压力。

萨巴赫了当的拒绝了李维诺夫所提出来的回报条件,转而将自己谈判团队准备的最大条件报给了李维诺夫。

萨巴赫表示伊朗政府同意苏联人提出来的援助要求,但苏联必须给予伊朗等价的交换。

苏联人需要帮助伊朗建设海军;苏联人需要向伊朗提供伊朗先前提出的民用生产技术;苏联人需要帮助伊朗自行生产飞机;苏联人需要帮助伊朗建造坦克......

萨巴赫狮子大张口的提出来密密麻麻的要求,总而言之就是苏联的技术我全都要。

等萨巴赫将所有的条件说完,李维诺夫领着苏联使团从谈判桌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头也不回的直接离开了。

李维诺夫内心的感受是:苏联是只是来求助的,苏联现在还没有亡国呢!

第一天的谈判两边不欢而18。

第二天两边又不约而同坐到了谈判桌上,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伊朗方面和苏联方面继续展开谈判。

终于在12月15日,伊朗和苏联在达成协定,双方签署《里海协议》。

《里海协议》规定:

伊朗每个月需要援助苏联子弹、炮弹、石油、粮食,并且伊朗需要在《里海协议》签署后三个月内向苏联政府移交高产青霉素菌种。

苏联需要向伊朗派遣火炮生产、拖拉机生产以及部分民用装备设施生产的专家协助伊朗建设工厂;苏联需要向伊朗派遣一支石油团队,帮助伊朗寻找油田和建设油田。

另外伊朗还和苏联达成一条贸易协议:苏联向伊朗购买成品青霉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