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德黑兰会议(2 / 2)

国家在国际上的外交地位是靠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来决定的,很明显伊朗在美苏英三国面前还不够看。

基本的外交礼仪结束之后,三个国家的元首终于开始了正式的讨论。

会议刚刚开始美、苏、英三国就因为分歧陷入了僵持的状态,准确的来说是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的分歧。

关于在何处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丘吉尔希望在巴尔干半岛开辟第二战场,而斯大林则希望盟军能够在欧洲的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相较于巴尔干半岛,欧洲西部更能威胁到德国的核心地区。

丘吉尔选择在巴尔干半岛开辟第二战场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丘吉尔无非是想要阻止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中欧地区。

战争还没有结束,丘吉尔就已经忍不住发挥大英帝国的传统艺能——充当搅屎棍。

丘吉尔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希望他最好还是不要出发了。

原本应该和丘吉尔站在统一战线上的罗斯福站在了斯大林的一方,罗斯福也希望可以尽快结束对德国人的战争。

因为在太平洋战场上,还有日本人等待罗斯福去收拾。

尽快的结束欧洲战场,可以让苏联人腾出手去对付远东地区的日本人。和日本人的战斗已经耗干了太多美国人的鲜血,对于丘吉尔冒险的提议罗斯福没有选择赞同。

罗斯福和斯大林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上达成了共识,二比一的情况下丘吉尔只能暂时接受。

接下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有讨论了有关波兰的问题,保证波兰的重建和独立得到了三个国家领导人的共同赞同。

丘吉尔提出的重建后的波兰领土范围也得到斯大林在原则上的同意,当然也仅仅是原则上的认同,波兰重建后的领土范围要以实际为准。

巴列维就如同过客般的目睹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三人在会议上的交谈、争吵、妥协。

巴列维没有肆意的使用斯大林在会议前许诺给自己的可以在会议上提出建议的权力,这场会议还没有到最为关键的地方,所以巴列维一直在忍耐。

三巨头讨论完开辟第二战场和波兰复国的问题,终于来到了这场会议的高潮——对战后德国的处置。

关于对德国战后的处置,罗斯福希望将德国拆分成五个自治邦,丘吉尔则希望将德国分为两个部分,而斯大林则是更为严苛的要求惩处德国战犯、彻底的消灭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将德国边境的战略要地都纳入盟军的掌握之中。

巴列维趁机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意见。

“我们可以将德国拆分成五个部分,由盟军各国分别对德国被拆分的五个部分实施占领,以此来彻底的消灭德国境内的纳淬分子和普鲁士军国主义。”

巴列维的建议提出来后,三巨头对认可的点了点头。巴列维的这个方案也算是综合了三巨头提出的要求。

不过该如何划分德国的土地却成为了一个难题,无法达成一致的三巨头决定暂且搁置争议。

具体的对德国领土的划分,等打败德国以后再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