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联合国制宪会议(2 / 2)

这也是小国反抗大国的时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大国的是埃塞俄比亚的代表。

从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殖民侵略的行径就可以看出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的代表提出要求取消美国、苏联、英国、中原、伊朗、法国六个国家在联合国中享有的特权,即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其中的美国、苏联、英国、中原四个国家是常任理事国完整版,拥有一票否决权;而伊朗和法国是常任理事国青春版,没有一票否决权。

台上五国代表的第一反应就是,台下何人状告本官。

埃塞俄比亚代表的提议不出所料的遭受到了这六个国家的反对,特别是美国、苏联、英国的反对让很多国家跟随着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国家中,有不少的国家都受制与美国、苏联、英国。

西欧和北欧的参会国需要美国帮助其完成战后重建,而中欧和东欧参会国的国士上还驻扎着大量的苏联红军,所以他们不敢得罪美国和苏联。

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英联邦国家为英国马首是瞻。

基本上,只要大国的目标一致,联合国制宪会议就可以直接变成了列强们的一言堂。

虽然联合国制宪会议被操控是一个事实,但是总有一些不受大国控制的国家。

接着又有伊拉克的代表跑上台,要求限制安理会的权力,增强联合国大会的权力。并且还趁机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控诉伊朗对伊拉克的入侵。

坐在席位上的萨巴赫脸色一片阴沉,好在其他四个国家本着列强一致原则驳回了伊拉克代表的请求。

并以伊拉克代表恶意发言为理由将其驱逐出联合国制宪会议。

在制宪会议阶段,伊朗和其他四国是一体的,伊朗丢面子自然其他四个国家也会跟着丢面子。所以出于维护自己国家的权益,帮助伊朗是必须的。

就在那个不知死活的伊拉克代表发言以后的第二天,伊拉克的代表换了一个人。

萨巴赫猜测应该是昨天伊拉克代表的发言传回了伊拉克国内,被他们的摄政王伊拉紧急免职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处在德黑兰的巴列维莫名其妙的就收到了伊拉亲笔写的致歉书。

伊拉在信中表示,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上面发言诋毁伊朗的伊拉克代表是伊拉克国内的阴谋份子。

伊拉克和伊朗世修友好,伊朗入侵伊拉克是莫须有的罪名,伊朗是在帮助伊拉克政府拨乱反正和援助伊拉克经济。

搞不清楚状况的巴列维向远在旧金山的萨巴赫发去了电文,询问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发生的事情。

萨巴赫在接到巴列维的电文之后,将伊拉克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的情况报告给了巴列维。

知道事情缘由的巴列维有些好气又好笑,不过念在伊拉道歉的速度之快和态度之诚恳。

巴列维向伊拉回复,伊朗不计较这次伊拉克的失误,但下次不允许再出现挑衅伊朗权威的事情发生。

至于那个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怒喷伊朗的伊拉克代表,巴列维要求伊拉克必须将他交给伊朗。

伊拉当即向巴列维表示,自己愿意听从巴列维的命令,将那个伊拉克代表交给伊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