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伊拉克地区的移民村落(2 / 2)

以往的伊朗农村基本上都是由当地的教会和大地主把控,这对伊朗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虽说现在的伊朗教会和地方豪强都不敢违背德黑兰中央政府的命令,但是这是建立在德黑兰政府是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的前提下的。

如果德黑兰中央政府陷入衰弱期,能否保证伊朗地区农村对伊朗中央政府的忠诚都是一个问题。

巴列维始终认为,伊朗的农村要么接受伊朗政府的直接领导,要么保证绝对的中立不能被其他的势力染指。

这些移民组成的村庄,里面都是一些普通的伊朗国民。

伊朗地区错综复杂的农村势力,在伊拉克地区并没有。

所以当地政府在伊拉克地区的农村里面建立起了简易的选举机构。

由村子中的成年男性村民选举出一个世俗的村长,宗教人员不能参加世俗的选举。

再由这个村子的上级政府机构,任命这个被选举出来的人作为这座村子村长。

村落的村长平时要负责维护村子的秩序,移民初期还要组织村民开垦,同时村长还要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政令。

这样的村庄制度并不能保证伊拉克地区的农村不会出现地主或是村霸,但是可以让村庄和政府紧密的结合起来。

不会让伊朗地区那种,村民只知道有毛拉或是只知道有地主的情况发生。

村长必须得到政府任命的这条限制,让伊拉克地区地主和村霸只会影响到村庄里面的村民的生活,而不会影响到当地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掌握。

事实也证明了,伊拉克地区的农村改革非常成功,几乎每一个移民村庄都会听从上级政府的政令。

移民到阿巴丹省以外的伊拉克地区省份的伊朗移民,大多只能在新地区从事农业活动。

伊朗军队的驱逐活动,基本上摧毁了伊拉克地区全部的经济和工业。

一些拥有冒险精神的伊朗巴扎商人,从伊朗地区来到伊拉克地区,岂求在当地建立新的商业帝国。

这些巴扎商人利用自己的商队,从伊朗地区运送伊拉克地区紧缺的工业品来到伊拉克地区,再高价卖出这些在伊朗地区廉价的商品。

有通过游商的,带着贸易队游荡在伊拉克地区的各个村落和镇子;

也有建立固定集市的,向当地政府租借或购买一块土地,建立一个市场来吸引附近村落的人来赶集。

伊朗巴扎商人传统的贸易手段在伊拉克地区被重新发扬光大。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班达港到基尔库克城的铁路已经在伊朗政府的规划中了。

班达港-基尔库克地铁路建成,将会经过大部分都伊拉克地区省份。

伊拉克地区和伊朗地区的联系得到加深,巴扎商人的传统贸易也只能中断。

虽然这会让巴扎商人损失惨重,但伊朗政府依旧坚定要施行。

伊朗政府的政策可以暂时停留,但是时代的浪潮可不会停下。

巴扎商人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