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阿巴丹的民用航空(2 / 2)

“阿巴丹政府除了打算修建一座机场外,我们还希望能够在阿巴丹市建立一座航空研究所和一座飞机制造工厂。”

“陛下,伊朗需要有能够独自生产飞机的能力。”

“你们准备怎么做?”巴列维问。

“这...”加利亚有些为难的开口,“阿巴丹需要德黑兰方面的支援,资金和技术人员这两个方面。”

巴列维觉得加利亚说的有道理,但是目前伊朗政府和皇室资产都没有精力再去发展航空制造业。

“目前德黑兰方面无法为阿巴丹提供帮助,但是第三个五年计划可以将阿巴丹的航空制造业纳入。”

巴列维思考过后,给了加利亚一个较为中肯的回答。

接着,巴列维又给了加利亚一个选择:“或者德黑兰方面授予阿巴丹极高的自主权,由阿巴丹自行去外国寻找愿意合作的航空公司。”

“陛下,我选第二种。”加利亚在巴列维说完第二种方案就毫不犹豫的做出来选择。

加利亚可不希望等太久,等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自己还是不是阿巴丹省的省长都不好说。

加利亚可没有免费为其他人提供政绩的癖好,所以在加利亚看来自然是能早点建成就早点建成。

毕竟,加利亚也不是什么一心为公的官员,要是真的一心为公加利亚也不会特地早早的跑来班达港火车站等巴列维。

阿巴丹省省长,封疆大吏,但是在被从德黑兰下放到阿巴丹省的加利亚看来也就那样。

伊朗的权力中心在德黑兰,在内阁,在伊朗帝国咨政院,在以巴列维为中心的裙带网络中。

撤掉一个行省的总督(省长),对于德黑兰的老爷们来说,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就看他们愿不愿意担这个风险。

伊朗的政治体系就源自它有一个强大的沙阿,伊朗政府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巴列维在转。

这也导致巴列维身边充斥着谄媚的人。

巴列维以前一直认为‘亲贤臣,远小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当巴列维真正的掌握伊朗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难是事情。

‘小人’比‘贤臣’更能讨得巴列维的开心和信任,导致巴列维往往都是‘亲小人,远贤臣’。

不过,巴列维还是保留着一定的理智。

在军队、科研、教育、财政这些重要的地方,巴列维坚持不用‘小人’;

没有道德底线的‘小人’,巴列维不用。内务部门除外,帝国监察局这种内务机构就是需要没得道德底线的人。

车子停了下来。

坐在前面的司机微微侧头对巴列维恭敬的说道:“陛下,班达港造船厂到了。”

“加利亚,暂时到此为止。”

“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