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苏联态度转变(2 / 2)

萨巴赫对马歇尔和莫洛托夫提出来伊朗的要求。

选择在十月份调停巴勒斯坦地区战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伊朗既能向以色列报仇又不至于灭亡以色列。

时间拖太久,搞不好一不小心就把以色列灭国了。

“十月?不如把调停的时间定在1949年1月,伊朗可以放纵的进攻以色列。”

莫洛托夫怨气十足的说道。

苏联被伊朗牵着鼻子走让莫洛托夫很不愉快。

何况伊朗也不敢真的灭亡以色列,时间越往后拖伊朗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同时伊朗为战争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莫洛托夫部长,1949年1月在时间上太晚了,伊朗尊重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但是阿拉伯联盟不会尊重的。”萨巴赫回复莫洛托夫。

萨巴赫就是告诉莫洛托夫时间拖久了对美国和苏联也是不利的。莫洛托夫部长,你也不希望因为战争拖久了导致以色列灭国吧?

代表伊朗的萨巴赫与代表苏联的莫洛托夫僵持住,马歇尔很乐意看到这一场面。

第一天的会面因为萨巴赫和莫洛托夫达不成一致,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莫洛托夫不赞成萨巴赫的十月调停的原因很简单,贪婪的北极熊想要从伊朗获取利益。

萨巴赫也是在谈判中知晓这一点,因此坚决在与莫洛托夫的争锋中不退让。

萨巴赫知道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如果这次伊朗向苏联过渡了利益,那肯定还会向美国过渡利益。

伊朗只给苏联过渡利益,美国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第二天的会谈,萨巴赫报着继续与莫洛托夫对抗的心理来到会谈室,但是莫洛托夫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莫洛托夫不在反对萨巴赫提出的10月调停的提议,甚至莫洛托夫不再在意以色列的存亡。

虽然莫洛托夫没有反对萨巴赫的提议,但是也没有同意萨巴赫的提议。

当天会议结束,莫洛托夫匆匆忙忙的离开德黑兰返回莫斯科,这场三国关于以色列的会议就这样没头没脑的结束了。

紧接着不久,苏联国内的反犹情绪高涨。

苏联的《真理报》、《团结报》等带有苏联政府官方性质的报刊上,频频刊登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文章。

不少担任苏联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要职的苏联官员亲自持笔,在这些报刊上言辞激烈的批评犹太复国主义。

苏联政府中为数不多的带有犹太血统的苏联官员也被一一撤职,短短数日之内,整个苏联的舆论形式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