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淤土(2 / 2)

关中盗 立残阳 1332 字 8个月前

“去吧,小狐狸,希望你们健康成长。”

这个世界真得特别奇妙,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不久的将来,红狐狸前来报恩,救了我们所有人一命。

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之前探测的时候根据探洞深浅,已经找到了券顶的位置。

换句话说,就是直接找到了锅盖,只要能够顺利揭开锅盖,直接就能出菜了。

雷管很快就顺着探洞放了下去,引爆的任务交给了毕超,作为土生土长的榆林人,他说小时候还把雷管当炮仗放呢。

我只能说算这小子命大福大,能活到今天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我们都躲到了一个沙丘后面,就听“砰”的一声,爆炸波掀起一层雪浪,向四周扩散,雪地上“沙沙”作响。

跑过去一看,清冷的月光下,一个直径将近一米的盗洞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里面还往外冒着硝烟,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

外面的沙子像水流一样流进盗洞里面。

我说道:“快,下大油桶。”

鼻大炮把大油桶滚了过来,我和毕超上去帮忙,一起将大油桶塞进了盗洞里面,挡住了流沙。

等硝烟散尽,鼻大炮绑好攀岩绳,拿着工具说道:“哥,我先下。”

“小心点。”

鼻大炮一边下一边在盗洞两侧挖出了脚窝,这样一来,就算没有攀岩绳,也能顺着脚窝爬上来,这叫做以防万一。

过了一会儿,一阵电波声传来,对讲机响起了鼻大炮的声音。

“哥,下面有淤土。”

淤土的出现对于盗墓贼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因为对于古墓葬来说,出现淤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捷足先登了,上面的土质顺着盗洞落下,形成淤土。

一听这话,张玲脸色微变,嘀咕了一句:“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

众所周知,汉代厚葬成风,盗墓贼最喜欢的也是汉代墓葬,运气好的话一锅肉就可以躺平一辈子了。

所以,才有“汉墓十墓九空”的说法。

我急忙按下按钮问道:“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行灶子或者老鼠洞?”

“好的。”鼻大炮答应了一声。

解释一下,行灶子是北派各支派之间对于彼此所挖盗洞的称呼。

以前农村一旦有红白喜事,都会找工匠砌筑一个临时的灶台,用来烧水做饭等等,有的厉害手艺人一连砌筑五六个灶台连成一串,同时烧火使用。

由于是临时性的,完事就会被拆除,所以被称为行灶子,有的地方也称为“地龙”。

我们盗掘永陵地宫的时候,每次都是丁老头封炉子,其实也是来源于此。

南北派之间不能说是水火不容,反正谁看谁都不顺眼,我们称他们是水老鼠,把他们打的盗洞叫做老鼠洞。

这一点南派一直不认,因为他们的盗洞是方形的,但也就这么一直叫了下来。

南派则叫我们旱鸭子。

对讲机红灯一亮,鼻大炮说道:“狗日的,就在咱们的盗洞旁边,还真有一个盗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