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天井(1)(2 / 2)

关中盗 立残阳 1269 字 4个月前

汉孝文帝刘恒的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史书记载霸陵“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

由此可见,依山建陵最早是为了防盗,但以当时的劳动力来看,于大山深处利用手拉肩扛修建帝陵并不现实,所以天井就应运而生,最初是用来就地取土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丧葬制度。

有人就会问了,万里长城都能修建,一个死人的陵墓怎么就修不了?难道比长城还难吗?

这话说的一点没错,不过别忘了,长城的修建前后历经将近2000年,哪个皇帝能等那么久,就算是上天入地能把天捅个窟窿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没这么吊炸天吧。

天井数量的不同直接彰显了墓主人的生前的地位。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天井数量最多的就是唐让帝李成器的惠陵,一共七个天井。

李成器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李隆基,自己也因为避昭成皇后讳更名为李宪,所以他根本没有当过皇帝,是死后被李隆基追封为让帝。

换句话说,唐让帝惠陵虽然被称为帝陵,这也只能算是个准帝陵,也就是说七个天井绝对不是天井数量的极限。

另外,天井分为暗天井和明天井两种。

暗天井纯粹就是为了入土,明天井则与古人视死如视生的理念一脉相承,因为明天井直接与帝陵的地面建筑相连。

《万墓迷踪》里就曾明确记载,之前有过同道中人从天井进入墓室的成功案例。

所以,我大胆推测,伙爷会当年很可能就是通过眼前这个天井进入了唐泰陵,但还有一个问题,唐帝陵一般都是采用斜坡墓道,经端门、前甬道、墓门、后甬道,然后进入墓室的结构。

简单来说,整个唐泰陵应该是以刚才那个墓道口为起点,然后向后延伸,可我们追击林沧海,已经向下有了三十多米,天井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位置呢?

正自想着,就听段有志在一旁不耐烦的说道:“管他呢,老鬼突然消失,一定是躲进了这个天井里面,咱们杀进去,结果了他的性命,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说着话,他就要斗胆进入,马玉萧看着他,却说了句外行话。

“都说古墓里面有尸气,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变成僵尸的。”

闻言,我不由觉得好笑,但也没心思跟他解释太多。

“通过刚才的火苗来看,里面空气的含氧量应该足够。”

顿了顿,我接着说道:“再说了,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尸气,恐怕林沧海已经气绝身亡了。”

段有志接着话茬说:“那还等什么,下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等等。”

喝住他,我提醒了一句:“林沧海手里有枪,在里面以逸待劳,洞口就这么大,如果贸然进入,无异于自寻死路。”

“那怎么办?”

段有志急了,望着黑黢黢的洞口,心有不甘的兀自说道:“总不能就这么守在这里傻等吧?”

马玉萧说:“实在不行,咱们放一把火,来个烟熏老鼠,不怕他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