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风油精的威力(1 / 2)

第123章  风油精的威力

        用完晚膳,苏青青检查了一下小诺诺的背书情况。

        张氏家的院子里,顿时传出了让人羡慕的朗朗读书声。

        在现代被黑粉称作“九漏鱼”的苏青青,到了大唐倒成了文化人了,冒充个隐者之后都没人怀疑。

        不过也是,就她默出来的删减版的《三字经》,便足以让她把知识分子人设立稳了。

        大唐现在的启蒙书,还只有《千字文》和《太公家教》等。

        而初中水平的数学知识,也足以让苏青青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算术。

        比起九九乘法表都不会背的绝大部分底层人民来说,苏青青所掌握的知识,冒充寒门士族是毫无问题的。

        士族与底层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掌握着学习知识的渠道。

        但凡大族,都会由最强的一支出钱办起族学。家族里哪怕是落魄的子弟,甚至是孤儿,也可以来求学。

        因为这样只要家族里有一个成才的,家族的地位就能延续。

        而普通农家和底层商贩,连个读书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苏青青淡笑道:“不痒就好,别再用手抓了,知道吗?”

        “苏娘子,这是什么好宝贝?奴闻着清清凉凉的,精神都好了几分。”娜丽丝好奇地问。

        不说正儿八经的科举知识,就是出去混口饭吃,学点在大唐来说属于下九流的工匠的活,还得给人当好几年免费学徒工。

        这也不是苏青青偷懒不认真教,而是小家伙毕竟才四岁,放现代都属于不要求念书识字的年龄。

        武德七年曾下诏:诏诸州县及乡,并令置学。

        小孩子肉嫩血甜,蚊子就围着他转,小诺诺一连被咬了几下,随便一抓就变成指甲盖那么大的蚊子包,且还越抓越痒,跑了回来在娘亲怀里求安慰。

        也许是千年前的蚊子没有试过各种蚊香和驱蚊水的厉害,尚未进化,顿时被风油精散发的味道熏得退避三尺,哪怕苏青青实际只给小家伙涂了一点点的量。

        理论上来说,这一时期懂得读书重要性的农民,可以全家勒紧裤腰带,把自家聪明的小子送进乡学去学点知识的,万一就鲤鱼跃龙门了呢!

        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商人陈锦利,为了利益编造了一个德国科学家威尔汉出来。

        “风油精?”娜丽丝和小蛮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迷惑。

        苏青青教小诺诺的课十分随性,进程很慢,基本上就是早上教几个字,晚上再让他背一背,巩固一下。

        学了没一会儿,蚊虫便开始“嗡嗡嗡”扎堆。

        生在农门的想要翻身,那可太难了。

        后来几经辗转,传到胡子钦时,他重新配制了药膏方子。而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在父亲传授的配方基础上,经过研究与创新,最终成功创制了居家必备的万金油。

        苏青青没有详细解释风油精的功效,这东西作用大着呢,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神药。

        在现代是非洲人民的心头宝,被称为东方神药。

        好的私塾和书院,都是被士族垄断的,别的圈层里的人,想进去得挤个头破血流。

        现在天渐渐热了,岭南道的蚊子,也逐渐凶了。

        只是一点点就有如此浓郁的效果,要是卖到长安去,肯定会引起人们疯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