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十年协议将到期(2 / 2)

千禧大导演 顾屈屈 1656 字 1个月前

        一一一.二五三.一九六.一八三

        当年的《泰坦尼克号》还有《木乃伊》等影片就是在这个政策下被引进的,在国内也是取得了轰动的票房和讨论度,开拓了国内观众的视野。

        在不损害华夏电影管理法规的一致性情况下,自加入时起,华夏将允许以分账形式进口电影用于影院放映,此类进口的数量应为每年20部。

        二来,当年的引进片确实打开了华夏观众的眼界。

        刚好,这位中影代表在中影集团负责的就是电影进出口方面的工作。

        <div  class="contentadv">        吴渊便顺着话题问道:“李代表,听说当年入世时签的中美电影合作条约,要更改了?”

        版权交易的收益从以前能占据中影收益的一半,降低到了不足10%了。

        换做十年前,韩董这种副总经理、副董事长都要亲自带队去戛纳、柏林、威尼斯购片,帮内地电影联系海外发行商。

        同样是获得欧洲三大的最佳导演奖,《人山人海》和蔡尚君导演在国内却根本没引发多少讨论度。

        各大媒体们,根本不缺娱乐圈的新闻报道,电影院也不缺电影上映。

        一来,美国大片能够给各方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这每年20部的额度是一部都不能少的。

        当年千禧年刚开始的头几年,国内每年上映的电影数量并不多,一个月也才三五部电影上映,有的时候观众都没得选择,进电影院就只能看那一两部电影。

        后来,2001年的时候,华夏入世了,签了一系列的协议,其中就有一项协议承诺。

        范小胖的龙袍装、李彬彬的的福字礼服等等造型,都会大量在国内买通稿,刷遍全网。

        “这事我们说了不算的。”这位李代表摇了摇头,说道:“得上面出面,和美方那边谈。”

        那个时候关于电影方面的新闻也少,毕竟产量低就不会有那么多新闻给媒体报导。

        现在每年有数百部电影被制作出来,就算其中大部分都没办法正常上映,但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电影也太多了,每个月都能有十几二十部电影扎堆上。

        “以前批片还能赚钱,现在批片想要赚钱也越来越难了。”

        而现在,时代变了。

        批片的价格多便宜啊,中影和上影一般只花几万美元,最多几十万美元就买断了,这堪称白菜价的价格,好来坞A级制作以上的电影,都不会乐意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好事吧。

        但是世事易变,十年时间过去,国内电影市场翻了好几倍,一年只引进20部分账电影,让好来坞在内地损失了很多市场。

        “而且好像还要组建一个代表团去和美方谈。”

        “像吴导你这种在中美两地都享誉盛名的大导演,应该也会成为代表团的一员,去谈这个关乎到两国未来十年电影市场合作的事情。”

        “到时候韩董肯定也会去的。”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