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董事特助(1 / 2)

席严自年初去一线后,就没有了消息,他知道,凭他一个人,想斗赢何祐很难。

        在认清这个结果后,他还是不愿意就此算了。

        他要让何祐,今后无论以什么身份见到他,都觉得屈辱。

        果然,万里集团子公司总裁辞任一事,让本就风口浪尖的事态,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热度。

        于律慎提前联系好的媒体,乘势而上,利用热度,大肆宣传电影。

        和痛批毛雨宁和万里集团那些大V不同,他们选择了中立,这部电影即将上映,大众都可以一起见证电影的质量。

        用电影的质量,去评判功过。

        于律慎在国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新媒体运营,像这种操作,对他来说就是小儿科。

        果然,在他的一番运作后,不但减少了预售的退票率,还让这部电影在热度加持下,预售票不退反增,成了国庆档预售票,最多的一部电影,热度上,更是甩了同时期上映的电影好几条街。

        何祐知道于律慎把电影卖掉后,连忙让公司的律师团队过来,准备起诉于律慎。

        结果在取证的过程中,调查显示,于律慎的确把电影卖给了国内一个器械公司,听闻这个器械公司和J区有合作,不是一般人能碰得起的硬钉子。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于律慎是在职时,把电影卖掉,所以这个合同是完全奏效的。

        再有,于律慎没有贱卖作品,这部电影的总投资多少,他翻了三个点卖出。

        在电影完全没有上映,还不知道作品成绩,能卖出这个价格,在市面上可以说是高价了。

        而且这笔钱,已经打进了公司的账户。

        于情于理于法,于律慎的行为,都挑不出丝毫问题,公司想起诉他,一点理由都没有。

        何祐看着合同上的日期,当时只是舆论刚爆发,自己还在考虑,怎么拿这件事大做文章,裁掉于律慎。

        却不想,于律慎已经和对方签了这个合同。

        在自己确定动手,不惜折损公司利益,想把电影拍回来,把人裁掉时,于律慎这边,已经准备了记者会……

        何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此刻的感受,他一直瞧不上于律慎,觉得他就是席严的一条狗,帮助席严争夺何家家产的走狗。

        从未想过,他竟有如此手段,让人背后生凉。

        这部电影是大制作,在成本上加三个点,一口价直接打款,国内没有几家公司有这种实力。

        何祐一时纳闷,于律慎只是子公司一个小总裁,怎么搭上器械J工厂的人。

        他的脑子里,忽然闪过年初,在新闻上看到的那道身影。

        席严和席家在北州市的地位,于律慎能结识上器械J工厂的人,不奇怪了。

        于律慎动用这么牛掰的人脉,提前签署合约,把电影卖掉,只是想让电影如期上映?

        何祐一时不知道该酸席严命好,一出生就站在权势中心,还是该嘲笑于律慎眼光浅,格局低,有这种人脉做点什么买卖不好,非要弄一坨屎,脏得一身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