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疲兵之策(1 / 2)

第83章  疲兵之策

        “以二叔的能力来说他坐镇辽东确实合适,一方面二叔是我大明有数的猛将,只要手上有兵就能镇得住当地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同时他为了能和我爹争皇位,肯定会在当地好生经营培植自己的势力。”朱瞻埈并没有反对朱棣的意见,反而分析起了朱高煦去辽东的好处。

        但在说好处之余,朱瞻埈却也说出了朱高煦的不足:“但二叔这个人凶横狂妄、桀骜不臣,想当皇帝却又没有那个能力,指望他镇守辽东确实没问题,但要想让他把辽东开发出来,负担起北方粮食供给的重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我也不认为二叔在掌握了这么一片沃土,又种出了足够的粮食之后还会安分守己的当一个藩王。

        二叔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畜养军队,招安蒙古人和女真人,然后以此为基础兴兵夺位。

        所以二叔不能去辽东,他没法把这块地开发出来,想要做到一点必须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朝廷里面有这个能力的人都没几个,我爹都不行,二叔就更别指望了,我大哥算一个,我也算一个,咱们家剩下的也就只有爷爷您才有这个本事了。”

        对于朱瞻埈的这番话,朱棣倒是没在意他话里触犯到的忌讳,反而对朱瞻埈吹捧自己的话感到很受用。

        毕竟朱棣平生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自己以藩王之身夺取了天下,只是这事也是他最大的忌讳,平常谁提谁死。

        也就是朱瞻埈是他亲孙子,话又说的婉转,吹捧了一番他的文治武功,才让朱棣觉得这马屁拍的舒服。

        不过即便如此,朱棣还是对朱瞻埈问道:“那你觉得爷爷该把谁放在辽东?按你说的,辽东将会是我大明重要的粮食产地,必然要选一个最可靠的人去治理。

        朱棣自己就是这么起家的,他肯定不会放心自己的那些兄弟,就连自己的儿子他也同样不放心。

        “计将安出?”朱棣听到朱瞻埈说的这么轻松,很是好奇他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的问题无非也就是靖难的时候没站队,让爷爷你不高兴了。可咱们使过不使功,让辽王藩去监视制约三叔,让三叔牵制辽王藩,两相制约足以保持辽东的稳定了。”

        朱高燧但凡能表现的坚定信念一点,朱棣都不会这么嫌弃他,可他偏偏就表现的像个墙头草,着实让朱棣很不喜欢。

        你二叔不行,伱爹也不行,你该不会是想你大哥去,或者你自己去吧?”

        如果按朱瞻埈说的,把辽王放回辽东,朱棣相信自己的十五弟肯定能做好这件事,但他却也还是有一点不放心:“要是你三叔和辽王勾结,想要一起造反怎么办?”